刘明康:银行业必须根植于有效适度监管之中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今天在“亚洲金融论坛”上演讲时表示,中国银行业过去面临不少问题,但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了质的飞跃。银行资产规模由2003年的27.6万亿元上升到了2009年的78.8万亿元,而同期不良贷款率则从17.9%下降至1.58%。银行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由2003年的0.1%和3%上升至2009年三季度末的1%和17.8%。资本充足率达标行由2003年的8家上升至224家,资产占比从0.6%增加到99.9%。
刘明康表示,中国是当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银行业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融资作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总体金融资产约90%。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业自身实力不断壮大,也更为坚韧。当前全球市值排名前10大银行中,3家中资银行榜上有名,而且工商银行独占鳌头,即使国际金融危机加剧时也是如此。
刘明康说,在雷曼兄弟倒闭后,国际金融危机一度恶化,导致欧美主要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经济渡过难关。在这些计划中,信贷发挥了主要作用,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资金。大量的信贷供给有效稳定了市场信心,缓解了流动性压力并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刘明康称,尽管2010年1月的前10天内贷款增速仍较高,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贷款增速过快积累所致。但随着有效需求得到满足,这种趋势将很快有所缓和。
他指出,中国银行业未来必须深深根植于有效适度的监管之中,通过合理的监管要求抑制泡沫并避免矫枉过正。本次危机带给我们四个重要经验:不要低估风险、重视防火墙、回归基本面和实行平衡的监管。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两点:一是不应忽视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最好的银行体系正是那些拥有最坚实监管的体系;二是资本和流动性水平必须与银行资产负债表、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相匹配。
刘明康称,展望未来,挑战仍然不少。除了信用风险,银行的市场和操作风险也不容小视。我们的任务还包括引导银行提高对小企业融资、发展农村金融、推动环境保护,担子同样不轻。2009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将在2010年认真去解决。2009年对中国经济而言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而2010年也许会是最复杂、最不确定的一年。无论如何,我们都将按照我们被证明是有效的路线图继续前行,并勇于推动变革,创造一个更强劲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