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代付规范影响几何?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事项: 2011年四季度以来,受贷存比限制影响,银行利用同业代付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余额接近1万亿。由于增速过快,监管层在2012年1月要求银行自查同业资产,我们结合当前情况,对同业代付业务进行解读。 评论:
事项: 2011年四季度以来,受贷存比限制影响,银行利用同业代付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余额接近1万亿。由于增速过快,监管层在2012年1月要求银行自查同业资产,我们结合当前情况,对同业代付业务进行解读。
评论:
同业代付绕开信贷监管,规模接近1万亿,1、2月份增长放缓。
在信贷投放规模受到资本金紧缺和存贷比严厉考核的双重制约之下,银行为腾挪贷款规模的冲动不断增强,继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票据贴现之后,同业代付业务2011年四季度末强劲增长4000-5000亿,这项业务的丰要操作方式为:为满足客户资金需求,A银行委托B银行在国内信用证、保理等项下进行代为支付,因此实质上是一种短期贷款。由于涉嫌绕贷款规模且短期增长过快,监管层要求银行自查该项业务,1、2月份以来同业代付增长大幅放缓。截至目前,预计同业代付总额接近1万亿,占总贷款规模约2%。由于大多基于国内信用证,因此同业代付的客户群体多为银行供应链金融客户。融资期限在1年以下,定价上参照相同期限银行间拆借成本加一定提成,目前了解为8%以上。会计科目上表现为:开证行计表外,代付行计应收款项或同业资产,客户收到款项后变为存款沉淀在开证行。开证行和代付行互相介绍客户,开展代付业务,不但可以丰富自身的中间业务收入,还可以提升同业资产收入。
中小银行同业代付业务增速偏快,整体表外规模占表内总资产比重较高。
部分开证行在2011年中报中披露了其表外代付业务的规模及增长状况:民生银行562.23亿元,同比增长132%;南京银行30.12亿元,同比增长346%;北京银行130.26亿元,同比增长167%。根据我们了解,中小银行同业代付业务增长快于大行。同业代付业务本身规模占比仅2%,风险控制参照表内贷款,因此发生风险的概率不会明显高出其他业务种类。如果发生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表外业务中银承、保函和信用证业务规模占表内总资产比例较大的银行受影响程度会较高,主要因为表外的风险拨备较低。按照2011年中期上市银行披露数据,该比例超过25%的银行有中信、招行、深发展、民生、华夏、光大和南京银行。
监管可能通过加大资本耗用和提取拨备的方式控制同业代付增长,对盈利影响预计小于1%。
我们预计监管层可能要求:1)提升同业代付的资本耗用;2)参照普通贷款给同业代付计提拨备;3)在适当时候将同业代付移入贷款科目核算。首先,根据现行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同业资产的风险权重为0~20%,如果参照贷款按照100%的风险权重计量,将大约拉低行业资本充足率0.1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同业间风险缓释要强于银企,实际影响可能更小。其次,如果将同业代付资产参照正常类贷款,大约需要计提2.5%左右的拨备,无论由开证行还是代付行来计提,额外部分可能均小于1.5%(至少已计提1%的一般准备)。
预计2012年全行业盈利可能达到1.2万亿,加大拨备大约影Ⅱ向盈利小于1%。再次,目前在整体贷存比水平较高的情形下,强行将同业代付纳入贷款并非明智选择。我们预计监管层还会允许同业代付留在同业科目中,但限制其增长,在信贷条件宽松的环境下择机并入贷款科目。
货币政策放松助力有限,一季度企业融资仍较大程度依赖表外渠道,银行定价能力维持高位。
一季度本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旺季,但目前饱受存款流失困扰,表内贷款增长无额度,尽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约4000亿资金,但短期内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更多是为了平滑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冲击。
银行用于配置信贷的比例较小,尚需等待多次下调后的累计效应。我们预计短期内表内贷款增长仍然缓慢,同业代付规范之后,企业融资将更多依赖表外渠道。银监会也不会武断地冻结所有信贷漏出途径,并很有可能作出结构性的放松。尽管实体经济下行会带来信贷需求走弱的风险,但短期内资金供给更为紧张,预计一季度内银行的定价能力维持高位,通过银行调研得知,表外内贷款定价估计将维持2011年四季度水平或继续上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