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集合理财在低调中前行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09年在经济回暖、股市向好的大环境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势如破竹,尤其是8月份私募信托开户暂停,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更上一层楼。2009年新发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43只,接近以往四年发行数量的

  2009年在经济回暖、股市向好的大环境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势如破竹,尤其是8月份私募信托开户暂停,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更上一层楼。2009年新发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43只,接近以往四年发行数量的总和(46只)。从产品规模上看,由于证监会9月初取消了证券集合理财产品规模上限的限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09年12月31日总规模达到982.65亿元,是2008年规模的2.23倍,其中单只产品规模10亿元以上的35只,占全部产品数量近一半,规模最小的产品上海证券理财2号也有1.13亿;相比而言,私募单只产品规模在10亿以上的凤毛麟角,多数1亿左右,规模小的产品只有3000万左右。

  业绩介于公私募之间

  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QDII和FOF,股票型与混合型之间没有严格限定,投资股票限制均为0—95%。与私募和公募中类似的标准混合型基金相比,偏股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上涨动力不足,下跌控制能力较强。券商集合理财偏股型产品在市场下跌时表现优于公募标准混合型基金和沪深300,略逊于私募产品。在2009年8月的下跌市中,平均收益率为-13.09%,而同期沪深300收益率-24.22%,公募标准混合型平均收益率为-16.99%;在2008年的单边下跌市中表现也可圈可点,平均收益率为-45.40%,高于同期沪深300和公募标准混合型的平均收益率。同时,在上涨市场中收益率也位于公募与私募之间。在2009年单边上涨的大市中,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率为 49.37%,稍高于私募产品43.22%的平均收益率,与沪深300和公募标准混合型有一定的差距。

  其二是业绩分化程度没有私募和公募标准混合型产品严重。与公募基金类似,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存在业绩“集簇效应”,比如国信证券、东方证券以及华泰证券这几家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居同类型集合理财产品的前列。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09年整体业绩没有耀眼的表现,发展规模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产品层次丰富

  此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产品层次的多样性。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既有非限定性的产品—股票型、混合型、FOF和QDII产品,也有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型两种限定性的产品;既有针对中小投资者的门槛5万、10万的产品,又有针对中高端投资者的门槛100万元的“小集合”理财产品,能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需求。

  二是政策方面的优势。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运行主要依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同时2009年11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的“小集合”开闸放行,“小集合”的规模不低于1亿份,不超过10亿份,参与上限为200人,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小集合”的放行为券商抢占中高端理财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总而言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虽然在业绩上并不出色,介于公私募之间,然而其优秀的下行风险控制能力,较小的业绩分化程度,对稳健投资者仍具吸引力,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