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投资爆发巨大能量 潜力可探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投中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PIPE(投资已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类型表现抢眼。在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披露的114起案例中,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31起,同比增加1.06倍;投资金额为1

  投中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PIPE(投资已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类型表现抢眼。在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披露的114起案例中,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31起,同比增加1.06倍;投资金额为147.21亿美元,同比增加12.03倍,占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总投资额的比例高达78.9%。

  PIPE案例数量大幅上升

  PIPE投资与绝大多数PE投资未上市公司不同,其是PE以市场价格为参照,购买已经公开上市公司股份的一种投资方式。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熊市造成了PIPE的萎缩,当年PIPE在整个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案例中占比为7%,比前一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2009年一开年,伴随着几个大型案例的相继出炉,PIPE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去年1月份,IBM中国投资基金注资四川长虹1.08亿元,江苏瑞华等投资某输配电设备制造商2.99亿元。2月1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无线移动数据业务服务商空中网宣布,已同诺基亚旗下风险投资部门诺基亚成长伙伴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协议,将以5年期可转换优先债券形式,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约680万美元的投资。

  并且,PIPE投资出现了数宗交易金额巨大、业界反响强烈的投资案例。例如,去年6月,贝恩资本对深陷黄光裕困境中的国美电器投资4.31亿美元,7月厚朴投资对蒙牛乳业投资2.36亿美元,8月红杉中国对飞鹤乳业投资6300万美元以及弘毅投资、TPG和联想控股对物美商业投资2.13亿美元等。

  此外,华仪电气、小肥羊、丹化科技、中青旅、泰山石化、兆恒水电、真明丽、建业地产、中国动向、新浪、耀莱集团、保利协鑫等都获得了PE机构的投资。

  2009年公开披露PIPE投融资案例的上市公司中,投资额排前三位的上市企业,分别是蒙牛乳业、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这3家上市公司的PIPE投融资额占19家总投融资额的49%。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家上市企业背后投资的机构均有厚朴基金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PE在产业整合和资本市场上所拥有的资源,能够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极大益处,这也是其他普通投资人无法比拟的。

  源于股市低迷

  自2008年10月以来,A股的IPO和再融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众多PE无不为退出渠道发愁。投中集团分析报告认为,虽然相对于投资未上市公司的回报较低,但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强,退出便利,加之股市回暖,部分企业仍在市值低价位运行,引发了私募股权PIPE投资的热潮。随着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进一步恢复,特别是新股IPO恢复和创业板的开启,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等活动也将不断增加,PIPE投资领域仍有发展空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级证券市场估值水平逐步恢复,PIPE投资成本也将逐步走高。同时,虽然关注PIPE交易的机构很多,但是真正做成交易却不容易,因为市场低迷时期,企业也并不愿意低价出售股份。相反,PE投资人有时反而需要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基础上提高报价,比如2008年7月,软银赛富亚洲以1500万美元购买在美国上市的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13.2%股权,曾给出了高于市场约16%的溢价。这将使未来PIPE投资面临更大风险。

  方源资本总裁兼合伙人唐葵此前谈到多家PE卷入PIPE潮时表示,股价的升高让PIPE项目谈判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有些投资的市场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对企业及股票的选择也需精挑细选,并且还要看长远市场的发展。针对在相对低迷的环境下,很多企业也不愿意发股,而当市场趋好时价格又会升高的问题,他认为,PE从事PIPE要平衡好价格与投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