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信贷增速推高资产价格泡沫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惠誉)2月5日发布亚洲银行年度展望报告,认为中资银行存在着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隐忧。惠誉分析师相信,信贷增长过快是推高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重要原因。
惠誉称,在银行信贷占GDP 比重已经很大的中国经济中,2008年和2009年的信贷增幅累计超过50%,并有可能在2010 年进一步增长20%。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
惠誉认为快速的贷款增长弱化了已经相对较低的资本比率。惠誉分析师温春岭告诉《财经》记者,在对亚洲八个主要经济体的统计后惠誉看到,亚洲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是12%-13%,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概在10%-11%,位列倒数第四,远低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此外,惠誉在报告中还指出,中资银行有限的透明度和它们倾向于贷款重组,意味着由此引发的任何不良贷款问题将会缓慢显现。温春岭分析说,相当一部分应被确认为“不良”的贷款,在进行了展期、借新还旧等措施后,仍未将其记为“不良贷款”,这种行为的负面效应会逐渐显现。
温春岭相信,信贷增长过快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从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会对借款人财务实力产生明显影响,导致还款困难,从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性、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对其财务状况构成较大的下行压力。
温春岭提到,惠誉会密切关注中资银行2010年的财务状况,其中几家中资银行已经被引起特别关注,如果他们的财务状况无法改善或者进一步恶化,可能会下调其评级。
此前,惠誉已经将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评级由C/D级调整为D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