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理性应对美国“变脸”
面对美方近期频繁挑战中国容忍极限,专家强调应避免情绪化反应
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中美关系新年伊始就摩擦不断。2月6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大陆产丝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报复中国对美国肉鸡产品的反倾销裁决,而这只是美国此前宣布对台军售、奥巴马将会见达赖等触及中国核心利益举措的延续。这一系列波折激怒了中国民众,但专家指出应该避免情绪化,防止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中美贸易战日趋激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6日报道说,美国决定向中国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高达231%的反倾销税,同时也对中国台湾产丝带征收反倾销税,但最高却仅为4.54%,尽管在美国市场上台湾的此类产品比大陆更多。位于美国宾州伯威克的伯威克奥弗雷公司提起的这项反倾销案此前已酝酿数月,但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是对中国宣布向从美国进口的部分鸡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的报复。
2月5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对美白羽肉鸡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决,美国应诉公司被裁定43.1%-80.5%不等的倾销幅度,未应诉公司倾销幅度为105.4%。自今年2月13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时,应依据本次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中国商务部认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存在倾销,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美忽然“变脸”有原因
舆论注意到,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在经历了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的短暂缓和后突然“变脸”,最近更是在一系列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容忍极限。例如,美国宣布奥巴马将会见窜访美国的达赖喇嘛。针对美国的这一决定,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达赖去美国窜访,坚决反对美国领导人以任何名义和形式与达赖接触。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此前,美国还粗暴干涉中国的另一主权问题,宣布了对台湾的新一轮军售方案。而在贸易领域,美国也频频对中国施压。据悉,美国国家安全局正与谷歌公司谈判,讨论双方在所谓的网络安全领域密切合作问题,这是谷歌利用其影响力威胁中国以获取更多商业利益的企图失败后,美国政府介入的新步骤,而压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在贸易上遵守美国规则,也突显了白宫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狭隘自私。
香港《文汇报》2月5日指出,奥巴马上任之初,中美关系一度被形容进入“蜜月期”。但美国最近的行为却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而中国不得不强硬以对。文章认为,美国突然“变脸”与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和内政问题上困难重重有关,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意图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
专家称应理性对待
香港《文汇报》2月7日指出,美国的举措在中国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中国网民纷纷呼吁须以强硬姿态和制裁手段响应美国。在相关网络调查中,96%的网友支持“中国外交是否应竖起制裁大棒”。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钱立伟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还需积极应对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困难和波折,避免情绪化和非理性言论。他说:“其实,双方对签署《中美联合声明》问题的认知是有差异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如今这么做会对中国那么具有挑衅性,而中国人却认为,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有了声明,就不会再做挑战两国人民感情的事。”但声明并不是法律协议,只是表明一种态度。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曾说,真正成熟的大国关系应该能承受住各种干扰因素。因此钱立伟认为,面对中美关系暂时出现的僵局,我们既要看到合作面,又要看到利益冲突,就算抗议也要有理有利有节。他希望,国内媒体不要刻意炒作民众的民族情绪,要看到未来两国将还有很大的合作面,不要因为不良情绪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教授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民的爱国之心可以理解,但中美关系已日臻成熟,杂音难掩主旋律。他强调,中国外交决策一向注重大局,希望网民抗议时也能保持冷静理性,慎防民族狂热主义,减少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