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可能适得其反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关于监控汇率政策的讲话在华盛顿或许很受欢迎,然而在北京却适得其反。奥巴马的强硬立场没能鼓励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相反可能阻碍中国采取行动,尤其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关于监控汇率政策的讲话在华盛顿或许很受欢迎,然而在北京却适得其反。奥巴马的强硬立场没能鼓励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相反可能阻碍中国采取行动,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因谷歌(Google)、台湾和西藏问题而恶化之际。

       正如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经济学家陶冬上周五(2月5日)报告中所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归根到底是个政治决策,中国领导人希望避免让国人认为其向外国的压力表示屈服。荷兰国际集团金融市场(ING Financial Markets)经济学家康顿(Tim Condon)周四(2月4日)说,当政治压力增大时,政府倾向于冻结经济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中美政治紧张态势升级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人民币自2008年7月开始盯住美元汇率,改变这一次政策的理由在过去几个月变得更加充分:在下降了13个月之后,12月份出口出现同比增长,1月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去年最后三个月经济增长率骤增至超过10%;北京仍然想更多地依靠内需促进增长,而人民币升值会帮助拉动内需。

        但自今年初开始,中美关系一直不断恶化,双方在更广泛问题上展开唇枪舌战:鸡肉、电热毯和其它产品的贸易;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准备会见达赖喇嘛;以及谷歌事件。

       北京异乎寻常地自信,例如它说将会对参与华盛顿对台军售的美国公司进行制裁。北京可能会更倾向于在政治严冬中通过保持汇率来展示力量。在奥巴马发表讲话之后,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周五发表头版文章称北京在人民币汇率上不会屈服,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周四的例行发布会上说,汇率从来也不是双边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外界压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这些无一表明中国拒绝改变汇率是为了刁难美国。它有慎重行事的理由。12月出口数据是一个暂时现象还是一种趋势?通胀真的正在失控吗?尽管如此,1月上旬,国内对退出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的讨论开始加强。一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建议北京一次性把人民币升值10%,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周一说,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基本稳定,但在条件适合时可以给它更大的浮动空间。

       然而随着中美双边关系的恶化,反对(而不是赞同)人民币升值的经济论点可能更受北京决策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