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滨海新区整合 三大集团受益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整合初成,津滨发展、滨海能源等区内受益公司股价也出现大涨。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值得投资者继续深度关注。  滨海新区整合初成  行政区与功能区之间的整合: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整合初成,津滨发展、滨海能源等区内受益公司股价也出现大涨。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值得投资者继续深度关注。

  滨海新区整合初成

  行政区与功能区之间的整合: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滨海新区原为功能意义上的新区,而政府职能尚属于塘沽、汉沽、大港等各区政府,因此,滨海新区内部所存在的行政区与功能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滨海新区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行政区域的洗牌:2009年底、2010年初,随着国务院意见的批复,天津正式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划,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辖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全境,实现真正意义上滨海新区功能区和行政区之间的统一。

     金融:全国创新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要求天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努力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方案,哪家公司可能会受益?《方案》第三条表示,需要整合及新设金融机构等。

  而泰达控股拥有渤海银行、渤海保险、渤海证券、泰达荷银等大量金融资产,作为其下属三家A股上市公司平台之一的泰达股份,目前拥有包括渤海证券26.94%股权、北国投、天津银行、国泰君安等股权。未来是否有可能以泰达股份为滨海新区的金融上市平台,目前尚不好说,需要持续观察。

        地产:大量土地需开发

  天津的地产公司特征明显:均为国有背景,同时由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大量的土地需要开发建设,因此作为国有背景的大股东们大部分都资源众多。

  由于天津市特有的两大中心特征,地产板块的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项目集中在老城区,主要为天房发展、ST松江,主要业绩贡献的开发项目区域相对较为成熟。另一类项目主要集中于滨海新区,主要为津滨发展、天保基建、海泰发展、泰达股份,它们未来几年的瓶颈显然不在资源的获取上,主要来自于管理能力和开发建设速度上。

  受益:区内三大集团

  滨海新区有三大集团:泰达、天保和海泰。这三大集团是未来滨海新区建设的主力。

  泰达系——津滨发展、泰达股份、滨海能源。控制人泰达控股是天津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实力非常雄厚,总资产超过千亿,拥有泰达股份、津滨发展、滨海能源、滨海物流等4家上市公司,还拥有滨海快速、天津钢管、渤海银行、渤海保险、渤海证券、泰达荷银等28家控股公司和长江证券等36家参股公司。

  泰达系目前在滨海新区主要的建设区域,为滨海新区的中心区域以及中新生态城、泰达海洋城等。泰达系房企作为滨海新区最大的建设主力之一,无疑要担负起滨海新区未来的建设重任。

  天保基建——发展路径明确,持续受益于滨海新区大开发,天津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良好业绩的公司。大股东天保控股是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投资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由管委会授权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保税区的范围包括天津港保税区(5平方公里)、空港加工区(55平方公里)、空港物流区(57平方公里)。

  海泰发展——可能成为滨海新区最为受益的股票之一。大股东海泰集团目前负责滨海新区内的高新区25平方公里的一级开发。海泰集团与中海石油基地集团签署建设滨海高新区合作协议,其中海泰集团占比51%的股权。滨海高新区占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其中2.6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起步阶段,目前土地基本已经出让分配完毕。整个高新区目前已经平整的土地约5平方公里,剩余的土地也基本不面临拆迁问题,主要都是荒地,一级整理非常容易,一旦开发提速,建设速度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