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挑衅姿态可能适得其反
道琼斯通讯社北京分社的经济新闻记者Terence Poon日前撰文称,近月以来,似乎有零星迹象显示中国将允许人民币升值,然而,近期美国官员的强硬言论可能导致这种可能性下降,而非上升。
文章称,美国总统奥巴马(Obama)上周有关监控汇率政策的言论可能深得华府欢心,但却可能遭到中国方面的排斥。奥巴马的强硬立场非但不能鼓励中国方面允许人民币升值,反而可能打击中国的这一行动,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频繁,政治关系敏感之时尤为如此。
.
文章作者称,正如瑞士信贷( Credit Suisse)经济学家陶冬(Tao Dong)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所言,"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最终还是政治因素所决定,中国领导者希望避免给国内民众造成屈服于外部压力的印象。"其指出,ING Financial Markets经济学家 Tim Condon近期也表示,"政府通常在政治情势紧张时冻结经济方面政策,我们据此认为,在眼下中美政治关系紧张的时刻,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可能性降低。"
过去几个月以来,日益增多的理由支持中国退出维稳人民币的政策:中国出口在连续十三个月同比下降后,于12月份恢复增长;在09年最后三个月中,中国经济增速超过10%;中国仍希望实现依赖内需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人民币升值将有助实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
然而,年初以来,中美之间的各种纷争不断:贸易摩擦、美国售卖武器给台湾、奥巴马计划接见达赖喇嘛等。
文章称,对此,中国方面当然采取强硬的抗议态度,政府可能在维持人民币政策方面表现愈加强势。在奥巴马上周评论之后,中国国家报纸《中国日报》刊文称,中国不会在人民币政策方面屈服外界压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也在一家半周刊杂志上表示,汇率从来不是导致双边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外部压力也无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
不过,上面这一切均不能说明,中国政府拒绝允许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出于对美国的排斥,因为中国方面也的确拥有维持谨慎政策的理由:12月出口数据是昙花一现还是代表趋势?通胀是否真的失控?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关于人民币政策的讨论也达到白热化状态。中国社科院的一名研究专家建议,政府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10%,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却表示,人民币应维持"基本平稳",但若条件允许,也可以给予汇率更大波动空间。
然而,在中美双边关系日趋恶化的当下,中国政府决策者或许更加倾向于反对而非支持人民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