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币崛起回击美国打压
国际在线报道:今天(11日)出版的《世界新闻报》发表了题为“以人民币崛起回击美国打压”的评论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就一个国家的外交来说,对其行动能力的最大约束是“不对称依赖”。具体说来大概如下:如果甲对乙的依赖极大地超过乙对甲的依赖,则意味着乙对甲有着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更大的行动自由。
而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双边摩擦如何解决,在今后双边关系的发展中谁会更加主动,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中美之间,谁对谁的依赖更少。
那么,如今中美双方对各自最主要的依赖在哪里?笔者以为,当前中国对美国最主要的依赖实际是在美元。由于人民币尚未国际化,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必须依赖美元作为交换货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所用的交易货币主要是美元,作为世界最主要的矿产和资源进口国,也需要积累大量美元。中国今天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美元和美国国债持有国,也是这一依赖所决定的。美国一些学者则从这个角度断言,美国不必担心中国抛售美元或美国国债,因为中国做不到。
但是,事情过了一定的量,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由于中国经济的份量,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中国持有的巨大的美元储备和美国国债,反而让美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依赖,美元要维持霸权,需要中国的支撑。
这是今天中美关系相互依赖的最重要的方面。很显然,对美国来说,继续促成中国对美元的依赖,符合本国最大利益。它既有利于美元的世界霸权延续,也可以保证美国对中国的相对行动自由;而对中国来说,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将使得中国可以放心使用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作为手段,回击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政策。
体现在行动上,美国打压人民币的做法包括,对中国实施各种非关税壁垒和贸易制裁,并试图让其他国家跟进,以挫伤中国工业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压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制造麻烦;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的继续拓展和升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根本支撑。
而美国售台武器、鼓励“藏独”势力,则是从外围扰乱中国发展进程,扰乱人民币的崛起;在人民币不是国际储备货币的时候,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可以使得中国蒙受双重损失,一是让中国巨大的外储资产缩水,使中国的“金融核武器”解除武装,二是改变人民币的升势,让其拉到高位从而转为降势,这将极大地打击其他国家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因此,对中国而言,反击美国压制中国利益的最好做法,并不在于和美国打贸易战,因为这种做法对美国伤害较小,而对中方成本较高,并且不能解决长远问题。最有效率的、也是有望根本地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大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惟有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不会再十分依赖美元或者其他国家的货币,这将使中国从对美高度依赖中脱出身来。美国人最得意的中美“金融核平衡”就将自动瓦解,中国所拥有的大量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才能像今天美国动辄使用的“人民币升值”大棒那样,成为我们可随心使用的“金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