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转嫁通胀是圈套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再次呼吁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他坦言中国存在经济过热、通胀等现象,而对人民币,则再次呼吁升值,以将中国的通胀转嫁出去。(2月20日《新世

   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再次呼吁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他坦言中国存在经济过热、通胀等现象,而对人民币,则再次呼吁升值,以将中国的通胀转嫁出去。(2月20日《新世纪(002280,股吧)》周刊)

  美国金融经济刚从危机中缓过气来后,就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论思想的指导下,对人民币升值展开了密集火力“进攻”。不管是奥巴马总统还是诸如高盛经济学家以及索罗斯等美国知名人士,要求、建议和呼吁人民币升值的理由都是打着为中国好的标签。

  笔者始终认为,中国经济刚刚从危机重挫中走出,中国目前不存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中国只是房地产等行业出现泡沫,而这种泡沫是投资特别是天量信贷投放造成的,应对这种泡沫采取收紧信贷的办法足以起到效果。这与出口毫无关系,中国出口仍在低迷状态;更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美国通过要挟人民币升值来抑制中国经济过热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只不过是一个说辞和借口而已。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可以转嫁通胀、防止热钱更具欺骗性。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在2007年人民币已经升值百分之十几,但是,国内通胀率却一直走高。人民币实际上走出一条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轨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唯一作用是给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经营压力。可以说,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对中国来说既转嫁不了通胀又对出口打击很大,可能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状况。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的“位”在哪里?升值多少算是到位?根本没有操作性。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主要是要将内需消费这驾马车真正启动起来,真正加足马力,而不是将出口这驾马车彻底停下来。中国出口困难重重,根本不需要再利用人民币升值来进行所谓的经济再平衡,来抑制中国出口。中国政府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