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券供应放量 债市调整压力加大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年初以来,债券市场上出现了利率产品与信用产品共舞的普涨行情。分析人士表示,短期来看,配合相对宽裕的资金环境,加上准备金率上调后营造的“政策空窗期”,债市收益率大幅逆转的可能性尚小。

     年初以来,债券市场上出现了利率产品与信用产品共舞的普涨行情。分析人士表示,短期来看,配合相对宽裕的资金环境,加上准备金率上调后营造的“政策空窗期”,债市收益率大幅逆转的可能性尚小。不过,2月以来部分券种特别是信用债供给的加大,已传递出供需关系可能改变的信号,债市调整压力正在加大。

     新债供应放量明显

     机构背负较大配置压力、银行信贷投放受限与股市疲软、央行季节性净投放货币等因素相叠加,共同成就了年初以来债券市场上利率产品与信用产品共舞的普涨行情。

     由于一级市场发债量季节性回落,新券的短缺也在本轮债市的超预期上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1月一级市场发债量为5591.80亿元,环比2009年12月下降21.93%。除金融债以外,各券种发行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扣除到期量之后,净供给量实际上更为有限,债券市场整体呈现供给小而需求异常旺盛的局面。

     不过,进入2月份以来,新债发行脚步已有加快趋势。

     根据Wind资讯统计,2月份各类信用债发行量为1340.40亿元(包括将于本周开始发行的新券),环比1月份增长54.39%。各品种之中除了公司债之外,短融、中票和企业债发行规模均上升明显,环比增幅分别为64.49%、63.87%和58.33%。实际上,如果考虑到春节因素的影响,增幅将更为显著。

     利率产品方面,260亿元2010年二期国债加上即将发行的240亿元三期国债,使2月份国债发行量达到500亿元,较今年1月份明显增长。国债发行也显示出逐步加量的趋势。此外,面对3月份巨量的到期资金,节后央票发行规模提升也已成为市场共识。因此,不仅是信用债,利率市场供给同样存在上升趋势。

    有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尽管节后短期内资金面和供给压力大幅逆转的可能性尚小,然而伴随着各品种供给的释放,将对市场收益率产生向上的牵引力,可能成为打破债市短期平衡的力量。

    信用债压力不容忽视

    面对政策紧缩的预期,信用债由于存在利差保护,在前期债市上涨行情中备受资金青睐,特别是一些短久期品种,信用利差萎缩较为明显。分析人士认为,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强弱变化或招致企业将债务融资安排提前,3月份信用债发行很可能继续放量,在信用债收益率下降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未来信用债一级市场扩容压力需要引起注意。

     以往企业在年初获取信贷较为容易,因而上半年发债动力较小,特别是企业债等信用债有明显的上半年发行量少而下半年发行量大的特点。然而在今年,货币政策风向出现了一些变化,最典型的诸如央票利率上扬、两度上调准备金率,以及管理层通过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额度控制等。

     货币政策收紧的迹象引起了市场对于加息以及加息时点提前的担忧。因而,随着近期信用债市场收益率下降,企业发债动力将逐步增强,很多企业将更愿意在上半年发债,而且是长债,这从今年电网、铁道等央企选择在年初就开始发债已经得到体现。申银万国分析师表示,2月份企业经历从信贷紧缩到准备发债的时滞后,3月份信用债发行量有可能会出现井喷。在此背景下,新增供给可能带来的收益率上行压力值得警惕。

     对于不同券种而言,有机构人士表示,短融方面,供给压力变化的同时,加上央票发行利率重拾升势之后发行量加大,将导致短期品种稀缺性明显降低,3月份短融收益率上行风险渐大。尤其是高信用等级的短融,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利差保护,其一级市场“打新”的风险将逐步加大。另外,中票和企业债收益率也已经接近阶段性底部区间,对于交易型机构而言,继续买入的风险高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