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亚洲时段人民币平盘整理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1日亚洲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11日中间价为6.8263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5.83%。  

       11日亚洲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11日中间价为6.8263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5.83%。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1-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其中,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据整理,各方预测2月份CPI增速有望继续攀升,在春节因素的推动作用下,CPI同比增幅或将跃升至2%以上。但由于春节过后物价迅速回落,其上涨的幅度可能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各方对CPI的预测区间集中在2.0%-2.5%之间,预计上半年将保持上行。

       此次CPI涨幅超过普遍的预期,市场对于通胀形势的判断也可能产生微妙的变化。通胀数据或将反弹,通胀压力有所抬头一直是近期市场的一块“心病”。2010年初,央行已经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何时加息,同样引发了市场以及学界的广泛热议。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10年物价上涨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而央行副行长苏宁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也表示,将按照2010年CPI上涨3%的目标来调整相关政策。

        虽然央行领导一直避免正面回答是否加息的问题,但依然无法抑制市场各方对加息的各种预测与判断。2010年年初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普遍预测加息周期的到来就在眼前。中国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表示,目前加息的心理条件已经具备,市场条件也具备,数据条件还有待观察。不过,从之前大多数机构和专家的预测来看,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最快将会在二季度加息。

        另外,海关总署统计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出口同比增长45.7%,创下了历年同期的历史新高。这令市场对于中国上半年出口形势将继续向好的预期得到增强,预计2010年净出口对经济贡献有望转正,而进出口的强劲增长将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预计,2010年净出口将为中国的GDP增长作出温和贡献,出口复苏范围正在扩大,不断增长的集装箱运费、有关沿海生产中心劳动力短缺的报道以及再度涌起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为此提供了佐证。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也表示,目前中小企业的订单已持续到4月,大型企业的订单更是持续到7月,2010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将继续向好,下半年主要看人民币是否升值以及贸易摩擦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而全年增速很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9年3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263元,1欧元兑人民币9.3104元,100日圆兑人民币7.5479元,1港元兑人民币0.87984元,1英镑兑人民币10.21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