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斩破万里浪
人物对话
十几年来,在人们对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关注的目光边缘,国内中小银行从无到有、从初步试水到日益壮大,如今已成长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成员。然而,它们的发展经历和成功经验还并不为大家所熟知。9月24日,本刊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的中国三大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北京银行的总行,采访了北京银行的副行长赵瑞安博士,与读者分享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赵行长个人的从业感悟。
—专访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
《中国外汇理财》:金融
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北京银行的国际业务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取得逆市上扬的业绩,有哪些成功经验?赵瑞安:近几年我行国际业务发展迅速。2005年国际结算量20亿美元,2009年预计达到100亿美元。2005年外汇贷款规模2.6亿美元,目前已达到10.5亿美元。2005年保函规模15亿元,2009年前9个月就达到100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作为中小银行,北京银行国际业务能够逆市上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特色经营。我行国际业务一贯坚持特色经营的理念。所谓特色经营,就是不贪大,不求全,而是专做几项业务,做出特色、做出水平。近几年我行把国际汇款、信保融资、贸易融资、保函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一些企业出口应收款的账期较长,可能在未来5至7年方可逐步收回出口货款,在这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国家政治风险,也存在很大的汇率风险,我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专门面向出口企业的信保融资产品。信保融资紧扣市场需求,为我们赢得了很多客户和市场。
二是特色服务。特色化服务就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提供一对一式服务,使客户能够在我行享受到尊贵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客户多,业务量巨大,只能批量化处理,很难做到特色化服务。中小银行客户少,恰恰具有开展特色服务的优势,借助特色化服务挖掘客户资源,这也是中小银行的取胜之道。最近,我行成功为一大型客户办理了一笔6亿美元的汇款,客户在上午9点半办理购汇及汇款手续,要求款项当日上午到新加坡收款人的美元账户。我行根据客户的需求,在资金调度、账户行选择、汇款路径等方面做了科学安排,仅用半个小时,收款人就收到了入账通知。
三是特色产品。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我行专注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近年来,我行先后推出了尊贵E保函、信保融资、美元大额速汇、授信额度开立信用证、出口押汇等品牌产品,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中国外汇理财》:资金交易对技术支持的要求很高。在技术方面,北京银行做了哪些努力和创新?
赵瑞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银行发展国际业务,首先要进行合理的科技投资。我行于1999年加入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SWIFT的使用,为银行开展国际结算、资金划拨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平台,是开展国际业务的基础。为了满足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需要,2005年我行引进了国际结算系统(TI),提升了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计算机化水平。2009年我行开发建设了国际业务单证影像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各个分支行受理的客户单证以电子形式上传至总行国际业务部,从而减少了实物单证传递所需的时间,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满足了客户对业务效率的要求等。
2005年我行还引入了资金交易业务处理系统(OPICS),实现了资金交易业务的前台、中台、后台直通式处理。2007年将外汇交易室和人民币交易室进行整合,建立了本外币一体化的资金交易部。在当前国内、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的大趋势下,本外币一体化的资金交易部是开展国际业务的必要保证。例如,通过人民币与外币的货币掉期业务可以调整银行自身人民币与外币资金头寸,从而保证客户临时大额外汇资金需求。
《中国外汇理财》:有材料显示,与北京银行有代理行关系的国内外银行已超过800家。北京银行是如何与它们建立起合作关系的?
赵瑞安:我行主要是根据客户在境外开展投资、贸易、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需要发展和建立全球代理行网络。例如,有客户设备或商品出口到某个国家,进口商的开户银行是当地的银行,我行就与该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我行于2005年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荷兰国际集团(ING)和财务投资者国际金融公司(IFC),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我行的国际知名度大幅度提高。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8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我行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78位。国际上一些银行主动与我行联系,要求与我行建立代理行和账户行等合作关系。此外,我行也根据自身国际业务发展的需要,主动与国际上的银行建立业务合作联系,为未来的潜在客户需求提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代理行网络。
《中国外汇理财》:在获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资格后,北京银行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赵瑞安:一是为我行客户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利用我行境外战略合作伙伴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全球网络,为我行客户提供具有特色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三是重点开展好与亚太地区银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合作。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是区域化,最后才是国际化。今后本行将加强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我国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的银行合作,促进我国企业与上述区域的企业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
《中国外汇理财》:北京银行的外币理财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口碑,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吗?
赵瑞安:我行2004年底推出外币理财产品,是北京地区最早开展外币理财业务的银行之一。2005年我行取得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2007年我行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达到3亿美元,外币理财产品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我行本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额达800亿元,其中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额超过400亿元。
我行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营理念。在零售业务发展上,致力于打造财富管理型银行。在理财客户服务上,我行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心喜”理财品牌以及面向高端客户的“超越财富”理财品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在理财产品设计上始终兼顾理财资金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协调统一。站在客户的角度,对理财产品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以客户为本”的财富管理理念。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行多次获得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评定的银行综合理财实力第一名的荣誉。
《中国外汇理财》:北京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有许多特色,请简单介绍你行的经验?
赵瑞安: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我们的立行之本。我行成立初期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可以说北京银行发展的过程就是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行服务中小企业是贯穿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业务创新、组织架构、客户经理制、品牌建设等方面。2001年4月我行在京率先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金融财务业务培训。在产品设计上,我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产品系列。我行“小巨人”中小企业融资品牌下包含企业创业、成长、成熟等各个时期的融资产品,具体包括4大系列,50个融资产品,使我行先后获得“2006年度全国小企业授信业务先进单位”、“2007年度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产业。过去人们通常把文化创意作为事业单位,很少有金融机构问津文化创意行业的融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增加。北京市政府部门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列入经济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并给予重点扶植。我行紧跟北京市产业调整政策的变化,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及时为电影业等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服务,这对电影业的传统投资方式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我行对电影《叶问》、《画皮》等项目提供融资,实现了银行信贷资金和制片人投资收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