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调查:中国居民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央行周二(3月15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对收入和就业感觉趋好,但认为物价、房价偏高,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中国央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65.6,低于上个季度的73.4,但仍是很高
中国央行周二(3月15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对收入和就业感觉趋好,但认为物价、房价偏高,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中国央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65.6,低于上个季度的73.4,但仍是很高水平。该指数高于50表明预计物价将上升的人数增加,而指数低于50表明预计物价将上升的人数减少。
受访者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个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仅为25.9,其中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的受访者比例达到51.0,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高值。调查称,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房价水平"过高,难以接受"。
中国央行通过向20,000名城镇储户进行调查的方式编制物价预期指数,目的是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中国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中国央行的调查报告称,预计下个季度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比去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但季节调整后的居民通胀预期仍提升。
此外,央行调查显示,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持续明显回落,储蓄和投资意愿则不断加强。
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周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结束后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就表示出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他称,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因此温家宝多次强调对于通胀预期的管理。
中国今年将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的增速目标确定在3%左右。中国2月CPI同比增2.7%,增速高于1月的1.5%,距离3%的政府目标十分接近,这一度引发市场对加息的强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