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临“剃头困境” 带头依然是索罗斯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日,英镑遭到了投机资金罕见的“做空攻击”,1992年的“英镑悲剧故事”似乎又回来了。这一次带头攻击英镑的依然是投机商索罗斯,另外在美国“次贷危机”名声大噪的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也加入“做空”阵营。“做空
近日,英镑遭到了投机资金罕见的“做空攻击”,1992年的“英镑悲剧故事”似乎又回来了。这一次带头攻击英镑的依然是投机商索罗斯,另外在美国“次贷危机”名声大噪的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也加入“做空”阵营。

“做空”英镑的理由很简单。今年以来,英镑下跌7%。英国经历长达18个月的衰退,这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衰退,现在经济萎缩率已经在6%左右,高于德、法和日本等国。同时,欧元区国家有的“问题”,英国也都有。例如很高的财政赤字,英国年度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大约跟希腊相当,为12.6%(希腊是12.7%),只不过英国总债务水平保持在56%左右,没有希腊等国110%以上的骇人水平;跟1992年英镑大贬值带来的出口强劲不同,英国在布莱尔主政后主要发展所谓“创意产业”,例如金融、科技、时尚等。这些产业在经济繁荣时,它是“高附加值”产业,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但在经济危机时期,它在人们的需求序列中就比较靠后了。所以,英镑贬值并没有刺激英国的出口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不过,比1992年幸运的是,英镑是自由浮动的,而在1992年英国加入了欧洲联系汇率,也就是说1992年英国政府对英镑的币值是有承诺的,而索罗斯就是攻击英国政府对英镑的 “承诺”,这意味着英国政府是“对手盘”,英国对“承诺”有多看重就会愿意付出多少“亏损”,1992年的悲剧证明了英国人本身没有实力支持“盯住马克”,英镑当年惨跌了19%(自由浮动则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年跌幅)。而2010年的英镑则没有这个“承诺”,英国是自由浮动的。索罗斯仅仅是在市场上寻找 “对手盘”,所以,这一次的英镑作为货币危机来说是夸大的。

2010年英镑比 1992年糟糕之处在于它的“背景环境”:欧洲陷入“国家债务拖欠”危机。在经济泡沫期间,现在的欧洲问题国家鼓励房地产业,让私人部门不切实际的高度负债,欧洲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强调私人部门的盈余。一旦危机来袭,政府不得不出手“援救”。债务永远不会消失,只不过从一个地方“挪到”另外一个地方,私人部门的负债转变成政府的负债。而“去债务”过程是非常痛苦的,爱尔兰是一个模范生,它将负债“社会化”,政府削减赤字增加税收来解决,这一过程“痛苦”但正确。而希腊、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并不愿意这样,尽管希腊提交了削减赤字的方案,但是市场并不信任它。认为该方案只不过想骗取正常外部信贷融资渠道的恢复。

英镑的困境在于,如果欧元因为债务问题被拖住,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被迫“剃头”。英国、希腊等国要还债,同时照顾国内情绪,欧元区的强势国家(德国、荷兰)等债权国也要剃头,他们对欧洲国家的债权或者其他市场债权人对问题国金融机构的债权都要被“剃头”,即他们也要“做奉献”、“赔点本”,债权人主动削减他们的权益(类似于拉美的“普罗迪方案”)。而一旦有些国家的选民拒绝“剃头”的话,不是希腊而是德国率先退出欧元区(不愿意“剃头”),那么整个世界的纸币体系出现了“大峡谷”,这意味着所有的纸币在不同的阶段下都是可以“杀跌”的,英镑的危机融入了更大背景的纸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