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成果的第一守则是勤奋
人物对话
《中国外汇》:您长期关注亚洲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自2005年加盟摩根大通担任中国证券市场主席以来,已有近5个年头,您的职责是什么?
李晶:我一直从事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到现在已有18年。2005年,我来到摩根大通担任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我的工作是搭建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一座桥梁,向国内外政府、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提供详尽、及时的金融建议,向世界各地投资者传递对于中国最新的观点和见解,把中国的资本市场推介给渴望了解中国的投资者们。
2009年是我职业生涯的另一个新起点,我被摩根大通任命为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除一直主管的证券业务外,还增加了大宗商品这一新业务。所负责业务范围的扩大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外汇》:在长达18年的研究中,您觉得中国资本市场有哪些变化?
李晶:我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1992年,中国股市刚刚起步,B股市场推出才1年,而1993年H股才出现。当时,很多人想在中国投资,但不知道如何投资,大家对中国的市场信息非常渴求。
近5年,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全球的金融中心正在向东方漂移,正在向中国漂移。
未来10年,中国将会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会更加国际化,流动性会加强,透明度也将增加。
《中国外汇》:达沃斯论坛刚刚落幕,与会者的共识是,目前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不过各个地区的复苏势头有所不同。您怎么判断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
李晶: 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高增长(GDP增长9.5%)和低通胀(CPI上涨3%)的形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将呈现“两快一慢”的格局。扩大内需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出口和消费增速加快,投资增速回落。
在货币政策方面,鉴于通胀压力温和,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010年中央银行加息力度不会很大,将继续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过多流动性,预期在未来数月中央银行仍将维持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及汇率稳定。加息之前,最低准备金率的调整可能将充当控制整体流动性的工具。预计中央银行将在2010年中期上调基准政策利率,可能进行两次27个基点的加息操作。
预计2010年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相对充足,国内存款将持续活期化,且信贷增长在2010年上半年将重新加速,银行新增贷款将达到7万亿8万亿元, M2的增量将达17%。
在不确定性及风险方面,首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以及外围环境的复苏很大部分是依赖于财政政策的支持,而财政政策支持的效果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支持政策何时退出,都会对经济的复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在制造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实现GDP增长目标要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而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最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而极度的宽松可能导致过剩的流动性,引发资产泡沫。资产及价格大幅上扬,可能会导致强于预期的货币紧缩举措,以应对资产和价格上扬。
《中国外汇》:未来几年,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将扮演什么角色?
李晶: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中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劲。宏观而言,未来中国基建、房地产发展、农村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加快经济发展的活动将为商品市场带来一定支持;中国的财政实力雄厚,市场规模大,但矿产资源相对贫乏。我们预期,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巨大需求势必将有力地拉动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
《中国外汇》:您如何看中国的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的理财“负收益”事件,您怎么看?
李晶:理财市场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市场。中国的储蓄量非常大,一半是企业储蓄,一半是居民储蓄。现在的银行利率也比较低,而且中国中产阶级发展很快,市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巨大。但目前中国理财产品比较简单,一般投资范围都局限在国内,投资到海外的渠道和产品非常少。所以估计未来投资理财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曝出“负收益”事件警示投资者,市场投资总是有风险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控制好投资的风险,在投资前期须对投资范围、所承受的风险予以明确。
《中国外汇》:从早年您被全球投资机构评选为“最佳中国策略师”到2009年获得《财富》“最具影响力商界女强人”的荣誉,是否可以说中国市场的发展是您事业成功的大背景?
李晶:我一直认为,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与中国市场发展息息相关。我在北京出生、成长,后来去了美国求学。当我硕士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在华盛顿一家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主要负责新兴市场的投资。这拉开了我从事中国资本市场研究这一职业生涯的序幕,也让我找到了真正的人生定位:“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一些事情。”随后,我也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在这个领域,我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同时了解中西方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无疑能够更好地搭建起中西方沟通的桥梁。
我想我是幸运的,当时并没有想到中国会成为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没有想到我可以把这样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复杂的经济体介绍给全世界。我感谢我所研究的中国市场,同时,我为不断强盛的祖国感到骄傲。
《中国外汇》:通常认为,金融行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尤其是在华尔街国际顶级投资银行这个以白人、男性为主的地方,您是如何取得自己的成功?在这个行业您觉得女性的优势是什么?
李晶:要想在金融行业取得成功,首先,需要非常良好的教育。我获得了哈佛大学学士学位与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其次就是勤奋,要去追求卓越,要求自己提供所在领域最好、最优秀的服务,这是基本的要素。若想在华尔街获得成功,女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个行业成功的第一守则是勤奋工作,第二是对工作的热情。在工作上我付出了自己110%的热情,而且我极其渴望在这个行业获得成功。我每年70%时间的都在世界各国出差,每天很早就开始工作。虽然工作强度很大,工作非常辛苦,但我十分热爱这个行业也愿意承受这样的强度。我的人生态度就是注重进取、追求卓越,我的职业目标就是要成为全球最好的“中国通”。
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不仅仅是由数字、图标、股票价格走势等纯技术指标组成,而且也是一个服务行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作为一名女性管理人,通常在服务意识、沟通技巧上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女性具有温暖、善解人意、协调沟通的情感与能力,在面对全球客户时,作为女性,可以将自己精细、善解人意的特点融入到领导科学和管理艺术中,这恰恰也成为优势。
我非常感谢我所在的摩根大通,对我来说,很幸运,可以将公司平台和个人的能力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然后设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