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普通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人物对话2010年元旦前夕,广东珠海市,风景秀丽的南屏桥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公司(下称格力电器),寄语企业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

人物对话

2010年元旦前夕,广东珠海市,风景秀丽的南屏桥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公司(下称格力电器),寄语企业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做出更大贡献。格力电器的领军人物、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向胡总书记表示,一定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创新的营销模式

董明珠是中国制造业的风云人物,十几年间,从基层的普通销售员到格力电器总裁,演绎了一部商界女性的真实传奇。

1990年,董明珠加入格力电器后主动承担了一个追债任务,她用了40天追回了前任遗留下来的42万元债款,这实打实的业绩让当时的企业老总对她刮目相看。1995年,董明珠走马上任销售部经理,格力电器也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她先后推出“淡季返利”、“年终返利”等营销手段,既解决了制造商淡季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缓解了旺季供货压力。此后几年,董明珠打出了一场场漂亮仗,格力电器也一步步走上了空调行业霸主的宝座。2001年董明珠升任格力电器总经理。

那时的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钟头,到了现在她也经常在睡眠或打盹时想问题。一有什么想法,董明珠会半夜跳起来,拿起本子就记下来,甚至兴奋地打电话给董事长朱江洪。空调事业的发展需要“疯狂”的企业家!许多营销绝招就是这样诞生的。

1997年,董明珠创立了一种“既有别于国际代理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崭新销售模式”。即在一个销售区域内,建立由格力控股,各销售商以入股的形式共同组成的区域销售公司。这种模式兼顾了销售商和生产商的利益。对生产商来说,保证了产品和服务的统一,而对销售商来说,也有了稳定的货源和固定的市场份额。这种销售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业内普遍关注,被经济学界称为“跨世纪全新的营销模式”。1998年,按此销售模式建立的湖北格力销售公司销售额超过5亿元,各销售商的红利都超过了本钱。这种模式迅速被董明珠推向全国,这奠定了格力电器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董明珠说起这段经历来,十分欣慰。目前格力以其独创的这一营销模式,已在全球开设了近一万家专卖店。

成功的真谛是技术创新

多年来董明珠给业界留下了强势印象,但她的强势不是蛮横、不是凭空而来,技术创新是格力电器发展的基础和法宝。董明珠说,制造业低成本、低价格只能是一时的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2006年,董明珠拒绝了250万台贴牌加工的出口订单,自开营销渠道,把高品质的30万台格力空调直接出口到美国,当年的利润比贴牌加工增长了30%。

记者了解到,格力电器近年来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都超过销售收入的3%,仅在2008年就超过10亿元,是中国空调业界技术投入费用最高的企业。目前,格力电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研发中心,成立了制冷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等基础科研机构,拥有噪音实验室、模拟环境实验室等近300个专业实验室。十多年间的格力电器自主创新,已拥有30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00多项。特别是中央空调领域相继研发出GMV数码多联一拖多机组、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等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日等国的技术垄断。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接见董明珠,对她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非洲访问时,非洲朋友说你们中国的格力空调什么都好,就有一个缺点,噪音太小,经常让人下班忘了关机。”

我是普通人

董明珠在工作上坚持原则,对部下相当严厉,开会时很少表扬人,“你的成绩只代表昨天,我要的是你明天的创新!”但董明珠不是“独行侠”,在格力的企业博物馆里,有许多普通员工的名字。董明珠说,格力电器发展到今天,是所有格力人奋斗的成果;格力20年来的每台好戏都不是独角戏,都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舞。董明珠有着一颗女性的慈爱之心,无论工作上受到多大的困难和打击,她都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职业经理人的风范,可只要一谈起儿子,她锐利的眼睛就会笼罩上一层母性的光辉。董明珠如她自己所说“是个普通人”。在生活上,董明珠和员工之间关系很好,与员工打成一片,现在她的很多部下还叫她“董姐”。其实生活中董明珠很女人,喜欢看电视,“有时间就会看一会”;爱穿漂亮衣服,可衣柜里很少有职业装,她说:“不想穿白领套装,我喜欢自由自在美丽的衣服”;她热心帮助人,捐助几十万帮助治愈自闭症儿童。这就是董明珠。

《中国外汇》:作为外汇领域的媒体,我们始终关注企业涉及外汇的各种业务,格力电器的情况如何?

董明珠:格力电器产品出口约占三分之一,我们坚持“先有市场,后建工厂”战略,积极稳健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打造“格力”品牌。我们在全世界有3个工厂,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关于出口我有一个政策上的建议,国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要在各行各业具体落实,但不可能要求大中小型所有企业都搞大的创新,要有些区别。我建议在出口退税上,自主创新品牌出口相对贴牌加工出口应多一些优惠。这样可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打造更多中国品牌。

《中国外汇》:一个成功的或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品质、理念?

董明珠:诚信,勤奋,责任感,奉献精神。曾有记者问我是否感到压力?我觉得凡是做企业的人都应该有压力,因为企业经营者时刻要有责任感。格力现在有4万员工,在国外有近9000万用户,这么多人,当然有压力,为此你不能有失误。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感到压力,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行业内有人说我是“强硬派”,其实强硬是要建立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商业竞争中大家喜欢用“博弈”这个词,但我更喜欢“双赢”。我认为大工业时代不是单打独斗,互相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和促进,谈判或合作过程中,尊重了对方,就等于尊重了自己,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处事原则。如果把对方当成傻瓜,利益都是自己的,那可能你自己是最大的傻瓜,所有人最后都抛弃你。

《中国外汇》:多年来,媒体给你许多称号,诸如“女强人”、“铿锵玫瑰”等,你如何评价自己?

董明珠:我不会在意外界对我怎样评价。别人给你那么多的荣誉,事实上是要你付出更多来换的。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意识,给别人带来快乐,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让社会更加和谐和富有,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中国外汇》:您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有没有生活中的遗憾?

董明珠:工作太投入,很少顾及家庭,儿子很小时就开始和外婆生活,后来又上寄宿学校,我同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少。静下心来总觉得有点亏欠孩子,但不是后悔。世界上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我来说,企业又要上新项目,我觉得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格力有4万员工,这些员工发展了、幸福了,我才会幸福。

人物简介

董明珠,现任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2003年~2009年,五次荣登《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2009年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最新50大杰出女性CEO,位居所有华人女CEO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