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债到底有多危险? 业内人士各执己见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周四(4月1日)报导,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警告称,英国可能面临债务成本上升的恶性循环,因为为了防范通胀,全球投资者将要求针对英国国债收取惩罚性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周四(4月1日)报导,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警告称,英国可能面临债务成本上升的恶性循环,因为为了防范通胀,全球投资者将要求针对英国国债收取惩罚性的费用。报导称,该公司首席执行长格罗斯(Bill Gross)在四月的月度报告中表示,与希腊和其他国家一样,英国也被列入了"须规避"的国家名单。英国国债的大量发行可能导致通胀局面和英镑贬值,继而降低债券的回报率。
格罗斯称,如果上述观点成为共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英国可能难以脱离债务陷阱。
格罗斯并指出,尽管英国还尚未爆发危机,但英国国债目前已经成为了"放在床边的硝化甘油"(用来制造炸药的原料),必须极度小心地处理。
PIMCO的全球投资组合负责人Scott Mather也在同一天表示,欧洲国家对于挽救希腊债信问题的作为还不够。他同时指出,英国可能会在一年内被调降债信评等。
而另一位研究主权违约的专家Carmen Reinhart却持有不同看法,她表示,英国的"王牌"就是其国债都是超过14年期的,期限远超出美国和欧元区一些大型国家。这大大降低了英国"翻车"的风险,或者是受冲击发生"突然死亡"事件的危险。
她称,"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那些濒临出现债务违约的国家在初期都是依靠较短期的债券,并发行越来越多的外币债券。而在英国,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
Reinhart指出,"英国或许需要一些恐慌情绪来迫使执政者采取行动,就像加拿大在上世纪90年代那样,那是他们开始学习像一个新兴市场那样进行贸易活动。而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的就是,采取行动越早越好。而对于美国而言,风险就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将让他们的脚步推迟。"
不过,英国国债市场仍然是具有一定风险的。随着英国央行(BOE)量化宽松计划的结束,必须有新的债权人出现接替央行的位置,否则政府将无法筹集资金为预算赤字填补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