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复苏行情中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中国资本市场虽出现大幅回升,但远未能让人们消除余悸。无数侥幸生还的投资者选择挤上银行理财这艘“稳健号”诺亚方舟。 在债市、货币市场波澜不兴的形势下,投资者应该如何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中国资本市场虽出现大幅回升,但远未能让人们消除余悸。无数侥幸生还的投资者选择挤上银行理财这艘“稳健号”诺亚方舟。 在债市、货币市场波澜不兴的形势下,投资者应该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并获取较高收益呢?中国光大银行郑州分行零售业务部理财中心主任陈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经济视点报:银行稳健类理财产品众多,投资者应该作何选择?
陈默:此中最受青睐的当属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而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相当部分投资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给了信贷类产品很好的资源平台。
据普益财富的统计,2009年1~7月,银行的信贷理财计划共发售1000多款,超过去年同期银行信贷理财计划发行总款数的900款。
信贷类理财产品主要投向银行优质信贷项目,以其稳健的特性成为广大投资者避险、配置的首选工具,自2004年以来也鲜有信用违约的纪录,但君不见,金融风暴波及之下,贝尔斯登、雷曼等金融巨头纷纷倒下,冰岛甚至一度临近“国家破产”的窘境,主要以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贷理财产品实当警钟长鸣。
经济视点报:那么投资者如何判断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呢?
陈默:判断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度,有一个很质朴却实用的思考方法:银行目前六个月至一年商业贷款利率是5.31%,如果某信贷类产品号称年收益率7%,也就是说,产品的融资方企业愿意以7%以上(含信托公司费用、银行费用等)的成本来融资,这样的产品必然是值得在风险方面多加关注的。近半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收益高得出奇的理财产品,其中有的甚至宣称固定年收益率达10%以上,更有的打出了“固定年收益率18%”的宣传语。在此,我想提醒广大投资者,切不可见猎心喜,仅被所谓的“高收益”吸引,而忽视了产品本身存在的风险。对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更要慎之又慎。
2009年,信贷理财产品又出现了诸多新变种,如光大银行发行的攀钢钢钒现金选择权计划、投资于股市的优先受益权计划等,金融机构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这些新式结构的产品从投资方向上看似风险颇高,实则与普通信贷类产品本质完全相同。比如攀钢钢钒现金选择权产品,虽然购买的是股票,但已通过鞍钢集团的回购承诺将二级市场风险转嫁为鞍钢集团信用风险,只要鞍钢集团履约,股票价格的波动对产品收益不造成任何影响。再如优先受益权产品,实际上是企业1.5倍杠杆融资工具,即便购买的是股票,但一来有企业信用提供担保,二来通过止损清偿机制设置了较高的安全边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些无担保条款的普通信贷理财产品更加可靠,而收益却高出不少。
经济视点报:对于许多风险承受能力稍高的投资者来说,希望能够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基础上,博取超越普通信贷理财产品的较高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银行理财产品?
陈默: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会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作为近年新兴的理财工具,在2007年大行其道。或许很多投资者对“结构性”一词几无所知,但在沪指一路飙升突破6000点的疯狂市场中,挂钩境内外资本市场及相关标的的产品看上去的确比信贷类理财产品干巴巴百分之四五的收益率诱惑得多。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很多时候也被称为结构性存款,它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一篮子股票、基金、指数等。更重要的是,根据其“结构”的不同,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类,尤以后两种为常见。
经济视点报:结构性理财产品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产品?
陈默: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资本市场覆巢之下无完卵,2007年各家银行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各种金融标的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纷纷遭遇滑铁卢。应该说,在这样的乱世中,大部分结构性产品表现出了突出的抗风险特质——完全或部分锁定本金,避免投资者遭受更大的损失。在标的资产狂跌近80%的情况下,许多结构性产品实现了完全保本或80%以上保本。
悲哀的是,在媒体的过度关注下,“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的噱头炒作让众多投资者如惊弓之鸟。2009年,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锐减,上半年仅发行206款,且主要来自外资银行。
2009年,争议渐平,喧嚣散尽,饱受冷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却在市场复苏行情中再次散发出夺目的光芒。理财周报联合普益财富对上半年到期的3413款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收益排名发现,收益前四强被结构性理财产品所包揽。进入下半年后,荷兰银行一只90%保本的结构性产品实现年化收益率46.5%,另一款挂钩黄金指数的开放式结构性产品,截至2009年10月29日累计收益率达到了43.30%。
以结构设计锁定风险、以有限成本博取超额收益,结构性产品内嵌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其在目前两极分化的理财产品市场上呈现出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实乃稳健型投资者试水资本市场或积极型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绝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