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政策评述
目前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压力非常大,中美利差已非常明显,国家在考虑加息时肯定会考虑国际因素,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在加息上会比较谨慎。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贸易顺差问题的灵丹妙药,大幅升值只会令中美经济两败俱伤,并威胁到世界经济的稳定。
自从1994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总体保持了稳定和上升的态势,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稳定之源"。考虑到中国现在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元兑人民币的走势之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根源,在于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因此指望单纯的人民币升值解决发达国家对华的贸易逆差,是不可能的。唯有结构调整,才能使全球经济快速获得均衡。
应当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基本到位后,再考虑人民币升值。同时要谨防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个别国家从中套利。 人民币决不能在重压下大幅升值,当前应将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市场放在首位。
尽管当前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危机的影响还是很深重的。如果从特殊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也包括了人民币汇率政策。
由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中结汇制度的存在,所有贸易的盈余都必须到指定的银行兑换成人民币,继而成为银行的高能货币。如果央行不进行任何公开市场操作,单单外汇占款一项就足以带来庞大的货币供应。
如果在中国产业调整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制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升值,摧毁中国制造业,将带来全球投机活动猖獗,导致中国资产严重泡沫化,形成当年日元升值之后的结局。中国经济一蹶不振,对于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2009年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强健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都将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
过去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损害中国的出口和就业。人民币自2005年7月与美元脱钩后对美元升值了17.5%,但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仍持续扩大,甚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仍是如此。中国的出口并未受人民币汇率的显著影响,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出口中包含了较大部分的进口中间商品。
人民币的逐步升值有利于引导外向型经济的转型,促使企业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在资源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更加值钱的人民币在购买国外资源时将会占有其他的优势,并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国内企业经济负担,尤其是对负有外币债务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