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开行:外汇干预可能重导金融危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周二在其年度地区报告中警告称,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外汇市场上的大规模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 亚开行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7.5%;随着特殊货币和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周二在其年度地区报告中警告称,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外汇市场上的大规模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亚开行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7.5%;随着特殊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减弱,2011增幅将微降至7.3%。亚开行向4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和技术援助。
然而,亚开行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或提高出口竞争力,对外汇市场进行广泛干预,此举可能危及该地区从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强劲复苏。
由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Jong-Wha Lee)负责编写的该报告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复苏的速度和势头,加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的低利率,推动了“巨额”短期资本流入前者。
报告称:“鉴于(外汇市场上的)广泛干预和过多的流动性,亚洲各国可能出现实际汇率上涨和经济过热的情况。尤其是(干预可能导致)短期资本流入突然转向,这可能会破坏金融和经济稳定性,从而引发汇率和金融危机。”
亚开行发表这些评论之际,中国政府正在考虑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许多议员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严重低估。美国政府已经推迟发布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而该报告可能引发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然而,亚开行的报告显示,许多其它亚洲货币兑美元汇率也有所低估,反映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
亚开行指出,虽然各方估算不同,但有证据表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台湾和新加坡货币兑美元汇率低估逾20%,而菲律宾和台湾货币兑美元汇率低估约10%。该行表示,只有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印度货币兑美元汇率似乎略微高估。
亚开行表示,要想降低外汇干预导致的资本流动突然转向带来的风险,各国央行应该允许汇率调整至所谓的“均衡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经济在完全就业、低通胀和可持续的外部国际收支的环境中运行。
亚开行引用分析称,人民币升值10%将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出口减少不到4%。“但所有东南亚国家货币升值10%将使(中国)加工产品出口减少10%,”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