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升值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最近焦点的核峰会上中美最高领导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交锋。不过这次表现相对低调。奥巴马说人民币汇率是个很紧急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应该更贴近市场。胡锦涛说中美应该

        最近焦点的核峰会上中美最高领导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交锋。不过这次表现相对低调。奥巴马说人民币汇率是个很紧急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应该更贴近市场。胡锦涛说中美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贸易摩擦,而筑构稳定的贸易关系。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事实上缺乏具有说服性的理由。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22%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出口仅仅下降0.22%,2009年中国顺差减少34%,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下跌76.7%,3月份中国经历里70个月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以上数据表明,人民币是否升值并不支配贸易平衡,而中国已经为解决贸易失衡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最重要的一张牌就是在其汇率报告中把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继而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触发贸易战。这个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是双方甚至全球经济都无法承受的,尤其在目前美国尚处于复苏阶段,就业市场还非常不稳定,爆发贸易战将引发经济的二次触底。

        根据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人民币不存在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而比较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循序渐进的升值,波动幅度增加。笔者认为今年人民币升值3-5%。

        稍为深入一点探讨,人民币在什么时候才具备升值的条件,一个国家的汇率还是要与本身的经济挂钩。要考虑的是国内的经济因素,我们看的是GDP,第一季度中国GDP估计可以达到11.5%。但目前GDP的拉动主要来自投资,然后是消费,出口虽然有上升但还没有形成正数影响。我们要保障GDP长期高速的增长,是否可以一直依赖投资呢?一直投入基础建设,一直投入房地产,一直投入固定资产?不可以,长期的靠投资拉动的GDP的模式,如果没有配合产业结构的改变,导致的就是产能过剩。(就是公路建好了,没有车开,房子建好没有人住,厂房设备建好,没有人开工,这就是产能过剩)。2010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消费方面,出口方面都有上升,但还不能代替投资的增长。当拉动GDP的三架马车力量均衡时,人民币才具备升值条件。

        再者,我们看产业结构,我们过去一直是以出口带动的外向型经济,现在我们的促进内需,从出口型的经济过度到内需型经济,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调整好,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型经济累积的产能需要被其他产业吸收,才避免因为出口下降而导致的产能过剩。再看我们出口的产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我们并没有在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什么重要的突破从而导致生产力上升到另一个台阶,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是主要在于低廉的人力成本了资源成本。通常这些产品行业的利润率都比较低。所以RMB升值我们的成本优势还存在吗?比如说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在3-4%,如果人民币上升5%,这些企业立即就亏损,倒闭,从而出现大量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所以,产业结构转变才可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另外,我们再看外汇储备,我国的外汇储备有2。4万亿USD。RMB升值的,同时就是外汇储备的萎缩。我国长期出口我们的劳动力,资源,环境,而累积的美元计算的财富的缩水。所以外汇储备需要分散,同时也要对热钱进行有效的管理,才可以避免国民财富的缩水也避免被热钱“剪羊毛”。

        综合的说,目前我们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条件还不完备,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主权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民生问题。当然事物都有两方面,如果人民币会有一定好处,比如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淘汰效率低,耗能高的企业。减低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等等。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预期人民币升值不妨做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比如买入人民币,买A股进口型企业,国外债务多的企业,买入港股中的国企(以港币计价的人民币资产),AH股价差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