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初期的加息不会令牛市终止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投资人应利用短期调整       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基础扩大且更具持久性,各国退市速度缓慢,企业盈利表现优于市场预期,瑞信目前仍维持年初提出

       投资人应利用短期调整

       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基础扩大且更具持久性,各国退市速度缓慢,企业盈利表现优于市场预期,瑞信目前仍维持年初提出的资产配置策略建议,即增持股票和商品、同时减持现金和政府债券。范卓云表示,预计股市今年的上升趋势不时会被市场波动所中断,但投资者应该利用市场短期波动增加股票投资比重。总体上,股市及商品在今年将持续上升,但是升幅会低于去年。

       就亚洲市场来说,由于市场担心希腊债务问题和中国紧缩风险,今年1至2月份亚洲股市经历大幅调整。范卓云注意到,这与2004年4至5月份的调整非常类似,因为两次调整的背景之一,都是中国的紧缩行动,并且这两次调整都是由A股与港股领跌。

       从2004年亚洲股市调整的经验来看,范卓云认为,A股和港股将是率先全面反映政策紧缩风险的亚洲市场。在2004年的市场调整中,MSCI中国指数在4月14日至5月17日的一个月间下跌26%,但在市场全面反映调控风险之后,该指数从2004年5月17日低点强劲反弹,在市场重新聚焦到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与企业盈利表现之后,该指数到2004年底累计上扬了33%。在那一波从2004年5月低点到年底的涨势中,除日本以外亚洲市场也反弹了31%。

       根据过往历次周期的经验,在经济复苏周期初期采取的政策紧缩行动,往往会触发市场作出过度反应而过度下跌。但是,复苏周期中的政策调整一般都会温和且无损经济增长前景。

       范卓云进一步指出,在2004年8月到2007年底中国的加息周期中,香港H股指数出现了持续多年的牛市。“这足以证明,企业盈利表现才是左右股市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复苏周期最初的加息并不会令牛市终止。”

       市场对希腊危机反应过了头

       希腊危机近期又重新恶化迹象,不过在范卓云看来,市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有些过头。

       范卓云认为,与实体经济和信贷前景的恶化程度相比,欧元因为希腊危机触发的跌势似乎有些“过头”。不过她也指出,市场有这样的激烈反应,显然与金融海啸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严重金融事件所带来的恐慌和不确定性有关。

       瑞信认为,预计欧元区将制订一套支持希腊的方案,欧元区内主权信贷问题将通过国内政策和国际合作得到解决,希腊和部分南欧国家将提前采取财政整顿措施,以改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规模较小的欧盟周边国家复苏前景较为黯淡,但是直到最近,欧洲整体的领先经济指标一直比预期更快改善。鉴于欧洲劳动市场情况仍欠佳,所以内部需求增长回暖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实现。不过,欧元区老大德国则受惠于国际需求改善,这从该国近期出口订单强劲回升可见一斑,预计德国经济第二季度将强劲反弹。目前市场对欧洲增长前景可能有些过分悲观。

       对股市来说,另一个有利因素在于,央行退出的缓慢。范卓云表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发出的最新信息显示,这两家主要央行对经济增长的关注仍多于通货膨胀。由此看来,各大央行很可能延迟数个季度才会启动政策紧缩,以确保经济复苏的持续性。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正在IMF的首倡下开始谈论上调通胀目标的可能性。范卓云认为,这意味着央行宁可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部分容忍通胀过高的风险,也不愿让经济衰退再现。

       瑞信预计,主要央行将会在较长时间维持低利率,美联储在今年年内都将维持利率不变,加息可能要到2011年年初。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为股票市场提供理想的投资环境。

       建议增持A股与港股

       相比之下,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商品出口国,如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已开始着手收紧货币政策。但范卓云认为,类似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不会威胁股市的上升趋势。

       范卓云认为,中国两度调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并不会对实体经济活动构成实质威胁。中国政府依然重申“积极财税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信中国2010年的经济政策仍会专注于维持经济扩张。瑞信预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支持中国2010年GDP增长速度加快至9.5%。

       瑞信特别看好亚洲股市的投资前景,因为亚洲有强劲的经济增长、稳健的财务基本面和具备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

     “我们相信,政策紧缩风险大致上已在股票价格上反映,未来几个月企业盈利调升将是支撑亚洲股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范卓云说。

       范卓云认为,第一季度的市场调整,能为长线投资者带来增持亚洲股票的策略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逢低买进优质的亚洲股。瑞信维持对A股、港股、台股以及韩国股市的“增持”建议。

       经过第一季度的调整,瑞信特别看好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瑞信预测,恒生国企指数有望在未来12个月升至16000点,即有高达23%的潜在升幅。

       具体到行业,范卓云建议,投资者可专注于亚洲区最易于受复苏带动的优质周期性股票,包括科技、银行、能源和资源股。中资消费股也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