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风险减小 债市看空理由不足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一季度经济数据和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后,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减小。我们认为,前期的较大涨幅,并不构成看空债市的理由,鉴于资金面持续宽裕,银行配置压力不减,加上

        一季度经济数据和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后,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减小。我们认为,前期的较大涨幅,并不构成看空债市的理由,鉴于资金面持续宽裕,银行配置压力不减,加上升值可期,债市仍会出现利率产品和信用产品轮番上涨的局面。

  经济未过热 近期加息概率小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以后,市场对经济过热,从而引发加息等紧缩政策的出台产生一定的担忧。我们认为,目前判断经济过热理由并不充分,而且近期房地产调控升级,因此加息措施不会立即出台。

  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超过去年四季度的10.7%。通胀方面,商务部和农业部的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食品价格持续回落,整体均价低于3月份水平,足以抵消上调油价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整体来看,通胀水平是可控的,CPI可能在6月份附近达到上半年高位然后回落。

  尽管一季度GDP强劲增长,显示出实体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通胀压力整体温和可控,我们认为目前做出经济过热的判断理由并不充分。首先,从工业生产情况来看,先导指标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会见顶回落。发电量今年1月份同比增速达到36%的顶峰,2-3月明显回落。货币供应量M1增速今年以来从顶部逐步回落,与经济增速的差值逐渐回归正常,货币信贷的严控将有效防止经济过热。其次,资源瓶颈尚未显现,煤电油运供需关系基本平衡。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8.1%,港口煤价有所回落,从供需形势来看,短期内结构失衡的可能性不大。

  国务院17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意在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对房地产行业将有较大影响,投资失控的可能降低。物价水平上涨压力可控,资产价格又受到抑制,加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我们维持上半年不会加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