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会议在即 国际机构热炒货币升值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这两天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召开,为国际机构炒作货币升值题材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由于不少大型国际基金赶在G20高官会前抛售美元,美元兑人民币22日在无本
这两天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召开,为国际机构炒作货币升值题材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由于不少大型国际基金赶在G20高官会前抛售美元,美元兑人民币22日在无本金交割市场(NDF)大幅走低,6个月期合约下探近两年低点。随着G20会议和IMF春季年会临近,近日一些西方媒体再次加大了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渲染。英国一家媒体22日报道称,印度和巴西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并声称“对于世界经济达到均衡至关重要”。
这种氛围也进一步鼓励押注人民币升值的交易行为。22日香港尾盘,6个月期美元兑人民币NDF大跌至6.6850附近,为21个月来的新低。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22日尾盘报6.5935,较前一天尾盘跌250点。
分析师表示,NDF反映市场对于未来货币走势的预期,如最新的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报价显示,市场认为在未来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升值3.5%左右。
市场人士注意到,22日在人民币NDF市场,较多出现了国际大型基金的身影。其中,美资基金贡献了大多数的美元抛盘。
分析师称,外资机构抛售美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G20会议可能施压人民币升值有所预期。有市场人士注意到,在美国本周三宣布推迟针对中国汇率政策的评估后,多家国际机构都抛售了美元,进而压低美元兑人民币NDF。
尽管远期市场升值预期被热炒,但现货市场仍较为平静。22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263,较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与民间的极力渲染和预期相对照,在官方层面,美国政府近日在汇率等问题保持了相对平静。不少知名学者都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强迫调整只会适得其反。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日前在印度《经济时报》上撰文称,美国强迫中国上调人民币币值有动摇世界经济复苏根基的危险,同时美国也不应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豪赌升值热钱或加速流入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市场对资产价格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步增强,热钱在“觊觎”良久后,或许会大举进入我国。而根据最新数据分析,短期境外资金流入正在逐步增加。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2592.5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60.48%,去年四季度,我国短期外债占比出现连续第三个季度攀升。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外资流入较多的季度,短期外债占比往往上升。因此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四季度短期外债占比继续上升可能意味着外汇仍在加速流入我国。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表示,一般热钱会“潜伏”在贸易信贷中混入境内。在外汇局统计的短期外债余额中,贸易信贷余额为1617亿美元,较2008年末上升321亿美元。不能否认随着出口企稳,有真实需求的贸易贷款会有一定增加,但是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境外资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并看好中国经济,导致进入中国的短期跨境资本增加。
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在近期出版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也指出,今年在汇率和利率等市场因素驱动下,跨境资金流动日趋活跃,外汇资金流入我国的规模可能增加。
陆前进表示,热钱流入一是“赌”人民币升值;另一个目的则是在包括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进行投机。对于央行可能加息带来的利率套利,他认为其中的空间不大,并非吸引热钱的主要目的。而目前,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均有大量热钱流入,以博当地币种升值,“中国估计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此前,尽管部门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所谓热钱流入以及地下钱庄是存在的。随着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以及世界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境外资金流入有上升的趋势,对此,管理部门也在密切关注。该人士表示,今后可能倾向于进一步开放市场,合理引导境外资金,并对异常的跨境资金流动加强监管。
对于可能出现的热钱加速流入情况,外汇局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今年上半年,外汇局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展开打击违规资金流入专项检查工作。同时,今年外汇检查工作总体思路中也包括有序开展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专项检查和调查,加大对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