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出口商的喜与忧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我们情况非常好,订单都排到8月份了。”广东东莞亚威制衣厂厂长陈东光说。亚威十几年前落户东莞长安镇,是一家为欧美户外服装品牌代工的港资企业,德国、法国、英国是其欧洲的主要市场。 半年时间欧元对人民
“我们情况非常好,订单都排到8月份了。”广东东莞亚威制衣厂厂长陈东光说。亚威十几年前落户东莞长安镇,是一家为欧美户外服装品牌代工的港资企业,德国、法国、英国是其欧洲的主要市场。半年时间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由“10字头”跌进“8字头”,五一后的两周内跌幅更是超过5%,弱势欧元让欧洲贸易商叫苦不迭。但国内不少对欧出口企业的情况好得超出想象。
不过,他们坦言,对欧出口的风险可能在下半年集中显现。
欧元暴跌,欧洲客户的采购成本大幅上升,不少采购商询价都希望能下调报价。但恰好相反,亚威不但没有降价,反而将报价上调了10%。“现在来询价的欧洲采购商很多,这家不做还有其他家,现在是卖方市场。”陈东光说。
陈东光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有些制衣厂倒闭,工厂数量缩减,原本分散的订单有不少转移到他们厂。另外,欧洲贸易商去年订单采购量很少,现在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亟须补充库存。“客户要的货都很齐,交期也很紧。比如我们以前要3个月交期,但现在他们仓库里的货卖完了,要求马上就能出货。”
尽管客户催得紧,工厂却难以快速出货,原因之一是原材料供不应求,购料周期变长。“几乎所有的服装厂情况都很好,布厂积压了很多订单,做不过来。以前我们订布料的交期正常是3个月,现在3个半月算早的了。”陈东光说。
布料不仅供不应求,价格也较去年上涨一成多。陈东光说,成本的80%是原材料,工人工资今年也上调了好几次,涨价是为了应对成本上升。
除服装等轻工产品外,机电、化工产品对欧出口也呈现回升态势。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出口的玻璃纤维在欧洲处于独占地位,一直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公司对欧洲的出口量将达到42万吨,金额在30亿元左右。尽管欧元下跌,公司不但不想降价,还准备涨价。
对欧出口回升可从海关数据得到验证。今年1—4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30.4%,分别高于同期对美、日出口10.8和10.9个百分点。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欧洲仍处在补仓阶段,不能代表真实需求的回升。5月5日闭幕的春季广交会数据显示,欧盟采购商与去年秋交会相比下降了15.2%,这似乎预示着未来对欧出口前途未卜。
出口企业担心,欧元贬值对终端市场的影响会在下半年显现出来。“汇率变动是没办法控制的。目前订单比较多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但如果下半年采购商补充库存告一段落,订单少了,我们可能就要被迫降价。”陈东光说。
重庆隆鑫工业公司通机板块欧洲市场负责人吉萍表示,欧元贬值可能将对出口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客户的流动资金紧张,付款周期延长;二是市场购买力下降,未来两个月的订单可能出现萎缩。欧元走弱和人民币走强将对未来出口产生很大影响,但目前难以评估具体损失。
因为看不清前景,不少出口企业都“走一步,看一步”。福建扬威机电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日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因为担心周期过长造成回款困难和汇率波动,他们现在不敢接长单和大单,只做一些短单和一个集装箱的小单。
陈东光也透露,他们已经调整了报价有效期。“以往报价都是半年有效,现在因为原材料和汇率的波动很大,报价的有效期都很短,只有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