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CPI创08年以来新高 加息临近楼市再受考验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增长2.8%,创2008年11月以来新高,也接近政府制定的今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红线”。楼市对于加息的担忧,再次浮上水面。
加息脚步逼近
加息对于楼市是个不小的利空,从种种迹象分析,加息的脚步正逐步逼近楼市。
首先,目前我们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2.8%的CPI与一年期存款已存在倒挂。这一倒挂数值虽然不算大,但若未来CPI进一步上行,或者倒挂存在时间过长,都将迫使银行加息。
第二,从其它国家来看,不少已相继进入加息周期。5月初,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再次加息25个基点,这是澳大利亚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六次加息。稍早,巴西、印度也宣布加息,印度已是年内第二次加息,由于中国与巴西、印度等同居“金砖四国”,中国的加息时间,因此倍受注目。
第三,年内央行已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存款准备金率离历史最高点已不远,因此,动用利率工具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自然,美国何时加息,加息后是否会加剧外资流入,它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等,都是中国宣布加息时点的未定因素。
入市信心受考验
目前,市场关心的是:在连续利空出台后,加息对于楼市还会造成多大影响?
最直接的,加息将同时加重购房人与开发商的资金负担,并提高投资客的投资期望值。经过本轮房价上涨,目前住宅的租金投资回报率普遍只有3%左右,这样,一年期存款利率只要一次加50个基点、一次加25个基点,就可以赶上住宅的租金收益,投资客剩下的只有房价上升的价差收益,因此,投资客入场的投资期望值将抬高。同时,对买房资金本来满打满算的购房人,加息后利息支出也是笔不小的负担,它将使之重新编制购房资金支出表。
间接的,由于加息是一个周期,换言之,进入这个周期,往往不是只加一两次息可以打住的,因此,这对购房人进入楼市的信心是个严峻的挑战:购房后,资金能否取得未来加息后更高的收益?
望源集团董事长季宝红认为,由于CPI上升,购房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形成共识。用买房抵抗通货膨胀成为相当比例购房者的购房动机。观察近几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银行加息后的房价走势,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银行加息会导致购房者还贷成本增加。少数购房者断供,房产被银行拍卖,导致房价整体下滑,市场信心受挫。所以,CPI指数上升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