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发行利率走势分化市场需求“趋长避短”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200亿元三年期票据和60亿元三个月期票据。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1.4492%,上升近4个基点,结束了此前连续十五周持平的局面;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2.70%,下跌2个基点,为连续第三次下行。
分析人士称,在央行持续回笼资金使得流动性从宽松渐趋中性后,机构对收益率的要求提高,对中长期券种的配置需求更加强烈。
“很明显长期票据很受市场欢迎,因此发行利率下行,但对短期票据的需求不足。”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信贷控制导致银行的闲余资金充裕,对长期利率的预期也很低,因此争相配置收益率较高的长期票据,“但这不会改变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的格局”。
市场资金“趋长避短”
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的同时,发行量创下约10个月来新低。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从4月9日重启三年期央票以来,其发行量节节高升,从150亿、900亿、1100亿元一直攀升到此次的1200亿元。
国海证券债券分析师李杰明表示,由于国内信贷投放收紧、央行回笼货币力度加大、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加大、欧洲债务危机加剧以及投资者面临利息收入压力,各方面因素都使得中长期债券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而短端收益率低位徘徊,难以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目前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约为1.55%,仍高于上调后的三个月期央票利率。“大行拆出资金的意愿降低,回购利率可能还会上行。”一券商债券交易员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在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已由上年末的3.13%降至1.96%,接近历史下限,而5月初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令金融机构超储率进一步下降。
“自上周准备金缴款后,回购利率就持续上行,说明银行的短期流动性并不那么充裕。”南充商行市场投资部副总经理陈旭敏说,要提高三个月央票发行量,就要上调发行利率,而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虽然下降,但仍高于二级市场的2.65%左右,说明仍有下调空间。
本周,央行净回笼510亿元,延续上周之前的净回笼态势。不过,刘煜辉认为,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的格局并没有变。
“去年央行总计向市场注入27500亿资金,其中25500亿元是外汇占款,今年1-4月外汇占款又增加11000亿。年初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6500亿元左右,三次准备金率上调大概锁定9500亿元,也就是说净回笼资金量在4000-5000亿元,与去年投放的量相比还是九牛一毛。”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