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通胀压力下降 紧缩步伐或将推迟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金融界港股5月24日讯 据港媒报道,发改委、农业部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显示,内地五月份蔬菜价格明显下降,年初以来菜价大幅上涨对CPI的压力将会明显改变。二季度农产品(000061)价格涨幅有限,CPI不会大幅上涨;通


  金融界港股5月24日讯 据港媒报道,发改委、农业部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显示,内地五月份蔬菜价格明显下降,年初以来菜价大幅上涨对CPI的压力将会明显改变。二季度农产品(000061)价格涨幅有限,CPI不会大幅上涨;通胀压力减缓,令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的步伐都可能推迟。

  发改委表示,第二季度伴随着天气好转、供应增长,鲜菜、鲜果等农产品价格将有所回落。自五月份以来,由于天气好转,北京、渖阳、兰州、重庆、武汉、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蔬菜价格已开始大幅回落。虽然今年第二季度新的物价上涨因素将会减少,但由于去年同期CPI为负,滞后的因素还将继续显现,五、六月份CPI涨幅可能约为百分之三,上半年平均涨幅约在百分之二点五,低于全年政府控制目标约百分之三。

  新风险料推迟紧缩政策

  由于国内通胀压力向下,同时外围环境面临新风险,机构正在调整前期对于中国宏观紧缩政策的预期。

  中国银行(601988)全球金融部分析师石磊说,四月高于预期的中国CPI又使得加息传言肆虐,而从中国央行的实际动作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进一步紧缩,反而欧洲主权风险的问题可能触发了中国推迟紧缩货币政策的情绪。

  不仅是调控者态度日趋谨慎,很多市场机构也因欧洲事态调低了二○一○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四月工业增加值的小幅回落使得愈来愈多的人担忧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二次探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如果继续实施紧缩的调控政策,如加息,那么会导致中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面临跌破百分之八的风险,经济将会二次探底。”

  全力避免二次探底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的讲话令人关注,他说,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密切关注和正确分析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并表示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

  种种迹象显示,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出台后,在第二季度剩下的时间,也就是五、六月份,中国将进入宏观紧缩政策的观望期。

  刘元春表示,目前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但是欧盟各国面临如何消化大量债务的难题。必须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才能度过难关,如缩小支出、加税,这将降低其国内的需求,影响中国出口;同时,今年以来,人民币兑欧罗已经升值了约百分之十五,成本上升压力较大。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中国四月份出口超出市场预期,外贸恢复到顺差。但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当前出口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今年中国贸易顺差会在前年二千九百亿美元、去年一千九百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下降。

  多种数据显示,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目前中国出口还比较疲软。二○○八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中国持续高增长的“出口神话”。二○○九年中国出口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六,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减少百分之三十四点二,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出口对中国经济首次出现负拉动。二○一○年第一季度,虽然出口增速短期反弹,但是净出口对于GDP增长仍然是负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