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行发型可转债 市场静候扩容良机
5月18日,工商银行通过了A股发行不超过250亿元可转债的计划。而中行近日也表示原来的400亿元可转债融资方案没有变化。业内人士预期,尽管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走势对可转债形成了很大压力,但可转债市场将在中行等大盘可转债发行前后出现真正的配置价值。
可转债市场随股市下行
海外股市近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加上国内房地产调控更严厉措施正在制定的消息,令本周股市开盘即大跌,这对可转债市场也形成了压力。从不同平价个券表现看,各平价可转债(转换平价=可转债市价/转换比率)表现迥异,其中高平价可转债跌幅较大。
中信证券(600030)认为,未来股指继续深调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距离走好仍需要时间。正股方面,短期技术性反弹随时可能出现,但震荡寻底还是主基调。供给方面,由于中行等可转债具体发行时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6月份是第一个敏感时间窗口。上述两个因素决定了稀缺性不应再成为个券的价值支撑因素,投资者仍应抛弃牛市思维,对可转债安全边际应提出更高要求。
新钢、博汇等个券由于流动性不佳、持券成本高、存在股市反弹预期、筹码短暂稀缺等因素,并没有在正股下跌的过程当中调整。但是,当前的抗跌必然以未来可转债的滞涨或补跌为代价。由于这些个券流动性不佳、估值仍高,加上股市反弹力度有限,增持可转债博股市反弹的价值不大。
两大行发行可转债计划未变
5月18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了A股发行不超过250亿元可转债的计划,将等待市况好转后落实,H股再融资方案和金额则仍未确定。
市场注意到,随着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再融资计划,银行业再融资进程逐步明朗化,从公布情况看,银行再融资压力小于市场预期。
在去年9.59万亿元天量信贷增长之后,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难题。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增发、配股、IPO等股权融资方式,以及发行次级债券、金融债、通过银行自身利润等渠道来补充资本金。当前来看,银行再融资成为其补充资本的首选。其中大行尤其青睐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