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分析师通胀之争凸显加息面临两难困境
滞胀也可以解决,就是信贷适当地紧缩一点,政府的开支减一点,税收减免一点,这样既能减少通胀,又能不让经济放缓。” 但是,央行货币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目前CPI持续上涨,并且实际的通胀会高于CPI数据,通胀压力已经较大。
茅于轼:今年通胀难避免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今年通胀“很难避免”,“估计二三季度通胀压力会明显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货币供应量过大。按照我国过去的经验,从投放货币到物价上升,大约有一年的滞后时间。现在一年时间差不多过去了,已经出现了通胀的信号。 “CPI同比上涨2%-3%都可以容忍,到5%就比较危险了,通胀压力加大,必须采取措施了”。
他表示,今年的CPI上涨很有可能在二三季度达到5%。但他同时表示,今年通胀不会太严重。
同时,茅于轼认为,“通胀和经济放缓无法两全”,要GDP,就得接受有可能出现的通胀。要控制通胀,就别怕经济放缓。最可怕的是一方面通货膨胀,一方面GDP往下掉,出现滞胀。
不过,滞胀也可以解决,就是信贷适当地紧缩一点,政府的开支减一点,税收减免一点,这样既能减少通胀,又能不让经济放缓。
但是,茅于轼认为,现在通胀苗头已经开始显现,应该开始加息了。 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调结构解决。调结构的关键就在于包括资源价格在内的价格调整。
分析师:5月CPI压力减缓
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全国主要农产品(000061)批发市场的数据计算,5月12日,全国主要农产品(000061)批发市场24个蔬菜品种综合平均批发价比5月5日下降10.82%。
银河证券分析师郝大明分析,从同比来看,5月第一周蔬菜价格同比涨幅4.42%,低于4月后两周,5月第二周为-9.99%,低于4月最低的第一周-6.36%。以5月的蔬菜价格趋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同比涨幅应低于4月。
农业部数据也显示,2010年4月,农产品(000061)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168.1和167.9,同比上涨4.36%和4.50%,截至5月14日,农产品(000061)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165.1和164.1,同比上涨1.67%、1.17%。也就是同比涨幅5月比4月减小。
郝大明说,发改委、农业部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表明,5月份我国蔬菜价格明显下降,年初以来菜价大幅上涨对CPI的压力将会明显改变。二季度农产品价格涨幅有限,CPI不会大幅上涨。
西南证券(600369)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解学成说:“5月蔬菜和水果价格正在回落,全年通胀仍然属于温和通胀,货币政策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不应该对前几个月的通胀水平产生过激反应,特别是加息要慎重。”
专家:加息面临两难困境
年初,政府提出将全年CPI增幅控制在3%之内。业内人士指出,在强大的通胀压力之下,这个目标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除非央行迅速采用加息工具来控制通胀。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加息将会进一步加大利差,吸引套利资金的流入,使得紧缩政策适得其反。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表示:“目前政府对加息还是应该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
但是,央行货币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目前CPI持续上涨,并且实际的通胀会高于CPI数据,通胀压力已经较大。另外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有过热迹象。因此目前央行应该尽快加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也表示:“作为防御性的措施,目前应该适当考虑调高存款利率。” 他指出,加息虽然不是治本之策,但适当提高存款利息率,可以稳定广大存款者、储户和投资者的预期,改变实际利率长期为负的现状,给大家一个合理的引导,可以防止CPI的上涨演变为新一轮的通胀预期。
(本栏目均为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