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或以调整货币篮子权重为方向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自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采取实际钉住美元的政策,作为应对危机的特殊措施,中国承诺最终将退出这一特殊汇率政策并恢复人民币管理浮动机制。短期来看汇

         自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采取实际钉住美元的政策,作为应对危机的特殊措施,中国承诺最终将退出这一特殊汇率政策并恢复人民币管理浮动机制。短期来看汇改启动的时机还难以确定,但汇改或以调整货币篮子权重为方向可能性在增大。

         近期形势的发展表明,钉住美元并未防止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美元在货币篮子权重过大同样存在弊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下滑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人民币因为采取钉住美元政策,也跟随美元对欧元一并升值,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不断刷新新高,2010年年以来人民币已经对欧元持续升值了15%。不仅兑欧元,人民币已经对其他非美货币也大幅升值,导致按照贸易加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显著升值。

         欧洲作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对象之一,不仅人民币兑欧元的大幅升值给中国出口带来重大压力,汇率的大幅波动给外贸和金融企业所造成的经营风险更不容忽视。针对这一问题,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如果能调整参考的一篮子货币的权重,即降低美元权重,同时逐步增加欧元等非美货币在篮子中的权重,将可有效降低人民币兑欧元等非美货币的波动。

         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一直以来成为美国指责的话柄,调整人民币参考的货币篮子权重同样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一直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渐进升值的政策,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是处于“独大”地位,反映在人民币汇率走势上看,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幅度远低于兑欧元等非美货币波幅,即兑美元表现为缺乏弹性。因此,未来汇改中如能逐步降低美元的在篮子中的权重,将有利于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同时,调整货币篮子权重并不表示人民币汇率会加快升值。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仍将会围绕一篮子货币波动,权重调整只是增加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不会影响对一篮子货币的总体升值幅度。而且货币篮子权重调整可以采取渐进方式,逐步达到与中国贸易和金融状况相适合的平衡点,可以满足稳步改善汇率形成机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