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逼近 掀众说纷纭何时加息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据港媒报道,继“房奴”、“孩奴”,内地近月又出现“菜奴”、“果奴”新名词。广州“房奴新贵”罗生,近日大叹菜价贵得惊人,“辣椒苗前天买3元1斤,今天已经是6元了;

        据港媒报道,继“房奴”、“孩奴”,内地近月又出现“菜奴”、“果奴”新名词。广州“房奴新贵”罗生,近日大叹菜价贵得惊人,“辣椒苗前天买3元1斤,今天已经是6元了;蒜头更离谱,要10多元1斤……”但更令他惊讶的是,车厘子竟然卖到60元1斤,吓得他掉头就跑。

  记者在5月初也走访了广州两家菜市场,发现菜价全面升级至“元”,1元以下的蔬菜几乎绝迹。

  市民捱贵菜的“体感”也反映在最新数据上,国家统计局较早前公布4月份CPI上涨2.8%,其中农副产品的“贡献”最显着: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总共推高CPI约1.9%。

  上述数据出台后,市场对中央加息的预期越来越浓烈。永丰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国彬认为,CPI上涨2.8%与中央早前定的3%相距很近,按照过往经验,中央一般会在全面通胀来临之前出手抑制,他相信加息会在6月中旬之前发生。

  负利率年代已临

  巴克莱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也认为,随着内地通胀进一步加剧,为控制负利率进一步扩大,不排除中央在下个月加息。目前内地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负利率年代实际已出现。

  至于食品价格猛涨会否助推中央加息步伐,彭文生说,食品价格只占CPI其中一部分,代表性不足,CPI涵盖300多种不同物种,除非整体价格有上升趋势,中央才会考虑。

  金利丰研究部董事黄德几说,年初他估计中央会在年中加息,但4月中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加上中央推出打击炒作房地产政策,A股资产价格已出现大幅调整,尤其是深圳股市,4月中以来已下跌24%,比起欧洲债务危机源头希腊股市跌得还多,故短期内加息机会不大。

  另外,黄氏认为,加息会推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与中央实行的紧缩政策背道而驰。他估计,中央最快在第三、四季度之间加息,因届时A股的资产价格开始从底部回升,有助政府收紧货币政策。

  加息言论乏调研基础

  交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杨青丽则认为,内地年内加息的可能越来越小,主要有三个支撑点,首先,4月份一连串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经收到紧缩货币的作用;另外,欧洲债务危机还在深化;三是物价上涨是暂时的,到年底会回落,原因是去年年底的基数较高。

  杨氏认为,有些经济学家说短期会加息的言论缺乏调研基础,中央加息考虑的是宏观指标,而不是单一食品价格。

  金融界港股5月28日讯 据港媒报道,继“房奴”、“孩奴”,内地近月又出现“菜奴”、“果奴”新名词。广州“房奴新贵”罗生,近日大叹菜价贵得惊人,“辣椒苗前天买3元1斤,今天已经是6元了;蒜头更离谱,要10多元1斤……”但更令他惊讶的是,车厘子竟然卖到60元1斤,吓得他掉头就跑。

  记者在5月初也走访了广州两家菜市场,发现菜价全面升级至“元”,1元以下的蔬菜几乎绝迹。

  市民捱贵菜的“体感”也反映在最新数据上,国家统计局较早前公布4月份CPI上涨2.8%,其中农副产品的“贡献”最显着: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总共推高CPI约1.9%。

  上述数据出台后,市场对中央加息的预期越来越浓烈。永丰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国彬认为,CPI上涨2.8%与中央早前定的3%相距很近,按照过往经验,中央一般会在全面通胀来临之前出手抑制,他相信加息会在6月中旬之前发生。

  负利率年代已临

  巴克莱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也认为,随着内地通胀进一步加剧,为控制负利率进一步扩大,不排除中央在下个月加息。目前内地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负利率年代实际已出现。

  至于食品价格猛涨会否助推中央加息步伐,彭文生说,食品价格只占CPI其中一部分,代表性不足,CPI涵盖300多种不同物种,除非整体价格有上升趋势,中央才会考虑。

  金利丰研究部董事黄德几说,年初他估计中央会在年中加息,但4月中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加上中央推出打击炒作房地产政策,A股资产价格已出现大幅调整,尤其是深圳股市,4月中以来已下跌24%,比起欧洲债务危机源头希腊股市跌得还多,故短期内加息机会不大。

  另外,黄氏认为,加息会推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与中央实行的紧缩政策背道而驰。他估计,中央最快在第三、四季度之间加息,因届时A股的资产价格开始从底部回升,有助政府收紧货币政策。

  加息言论乏调研基础

  交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杨青丽则认为,内地年内加息的可能越来越小,主要有三个支撑点,首先,4月份一连串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经收到紧缩货币的作用;另外,欧洲债务危机还在深化;三是物价上涨是暂时的,到年底会回落,原因是去年年底的基数较高。

  杨氏认为,有些经济学家说短期会加息的言论缺乏调研基础,中央加息考虑的是宏观指标,而不是单一食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