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绿色信贷再陷“落实难”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对“两高企业”实施信贷控制,鼓励“绿色信贷”。这可以视作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取消电价优惠、收紧供地等系列政策之后,淘汰落后政策再出重拳,然而,由于缺乏细则进行指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对“两高企业”实施信贷控制,鼓励“绿色信贷”。这可以视作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取消电价优惠、收紧供地等系列政策之后,淘汰落后政策再出重拳,然而,由于缺乏细则进行指标量化,信贷控制政策仍面临“落实难”。此次央行和银监会的通知显示,各银行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核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融资申请,对产能过剩、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控制行业,要合理上收授信权限,特别是涉及扩大产能的融资,授信权限应一律上收到总行。
早在今年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就表示已经提出行业指导意见,希望金融机构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格信贷项目审批,而对有节能减排概念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包括兴业、浦发等银行已经开始践行上述指导,同时为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甚至尝试推出节能贷款产品,但毕竟还没有形成全行业的“硬性”规定。
如今,这一则自愿性质的行业指导已经以央行和银监会的通知形成全行业的约束。这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内企业及“两高”企业将承受信贷方面的“釜底抽薪”,其中严重依赖信贷和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可能受到重创。
然而,北京一家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实际上,近年来针对银行对“两高企业”限制信贷陆续下发了不少文件,此次通知虽然力度更大,但内容也似曾相识,以往这类政策存在门槛较低的银行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此次通知并未规定详细的可操作性指标,这种“难落实”的现象可能再度难免。
事实上,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细则,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时往往面临矛盾,比如对于一个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项目,升级之后能够实现节能效果,一方面该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按理应该控制信贷贷款,另一方面,该项目完成之后,能够实现节能效果,又符合产业政策,因此决策需要再三权衡。再如对于电力集团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一方面新能源产业是受国家支持的产业,另一方面,电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投资新能源不仅投资额高,且回收期长,风险较高,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并不愿将这样的项目作为优先支持对象。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为了配合淘汰落后政策,银行将倾向于在信贷审批时从严操作,对环保不达标的项目采取一票否决。如果对“两高企业”的信贷控制“一刀切”很可能面临落实难度,对银行已给予部分信贷支持的项目,如果一下子切断信贷供给,对项目造成重挫的同时也容易使银行已投出信贷难以回收。另一方面,也很难真正调动起银行支持节能减排概念项目的积极性,毕竟对银行来说,除了担负社会责任,也要重视稳定的回报。
尽管落后产能、“两高”企业的弊处众所周知,但其曾经作为地方GDP增长引擎的光环使这些企业迟迟不甘落幕,针对落后产能症结下药的信贷政策并非头一次,但以往的措施往往遭遇较大的落实尴尬。此次多部委的政策合力初步形成,如果能够对信贷控制政策出台细则,给银行切实可操作的制度指标,有望切实推行“绿色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