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压力增 人民币大升值机会减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于上周二闭幕,会内国家主席胡锦涛重申,中国将依照自主性、可控性及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惟有关观点甚具“旧调重弹”的味道,胡主席只再一次强调人民币汇率的长远兼大方向,对如何乃至何时将人民币正式自由兑换,依然未有谈及。早前中美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引起激烈争拗,美方不少声音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打击美国本土制造业,影响其出口,导致严重贸赤,甚至有建议将中国列入汇率操控国,惟随欧元区爆发货币及财政危机,市场视线已被转移,人民币汇改问题有所谈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暂可纾缓,中方可续针对内地经济调控的战线之上。
然而,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将于11月举行,预料人民币升值问题届时将再成为政客的工具,中方料需再费劲与美方于口舌之辩上,惟预期中方不会让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此乃由于内地经济正处调整期,于加息压力日增以及防止资金大量涌入,再次引发资本市场不理性上涨的前提。
国家发改委较早时表示,5月及6月的CPI按年升幅均有可能达3%,升至年内国家的目标界线。纵然当局指出,蔬菜生产及供应的高峰期将至,蔬菜价格有望回落。
大幅升值不利出口
内地CPI组成中,食品价格占34%,是最大比重的项目,无可否认,蔬菜供应增加或可纾缓通胀部分压力,惟蔬菜以外的项目,包括同为食品类的猪肉,以及医疗保健及教育等,甚至是当局正在落药治理的房地产(住房),其价格上升也足以推动总体CPI上扬,加上进口物价上增,构成进口通胀,预期内地通胀将持续升温,为当局加息增添压力。
另一方面,当局年内3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又积极透过公开市场发票据,遏止新增贷款,图收紧市场流动性,但在去年天量新增贷款以及外来资金影响下,市场过剩资金难以以上述方法完全控制,而内地经济过快增长也需以加息作为调节,可以预期内地加息乃无可避免,加息日子也会随通胀日增而加快。
热钱可能加快涌入
内地加息之日步近,国外资金势藉此涌入内地市场,若当局再让人民币大幅升值,满足美国政客的政治需要,势必再加速热钱流入,对经济及资本市场构成潜在风险,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将对正在回复中的内地出口造成明显的打击,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形势,在如此的背景下,可以预期人民币年内难有大幅升值的机会,料人民币年内只会续以较慢速度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