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不要把加息当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6月11日,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市场普遍认为,CPI将创新高,央行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截至上周五,25家中外机构对5月份国内CPI涨幅预测的平均值为3.1%。
         6月11日,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市场普遍认为,CPI将创新高,央行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截至上周五,25家中外机构对5月份国内CPI涨幅预测的平均值为3.1%。这25家机构预测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2.3%。包括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内的业内人士均认为,央行可能会放缓提高利率。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重申,刺激政策退出“主要考虑国内的情况。”
   
        针对目前市场上对加息的各方意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要把加息当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央行)采取直接的数量控制手段也许更有效果。”
   
        曾刚针对以上观点进行深入解读,他认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工具分价格型工具、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包括利率和汇率。目前经济形式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有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比较脆弱。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价格工具来调整的时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提高利率可能会抑制通胀,但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利率很低,会有很大的通胀的压力。那么价格工具的运用空间是很有限的。”
   
        曾刚认为,在最近一段时间全世界不会把加息当做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即便调整也是小幅的调整,可能更多的利用人们对价格调整的普遍关注,去影响人们通胀预期。
   
        对于采取何种方式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曾刚说:“现在我们更多的应该依赖数量调整工具,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只是去控制银行信贷的数量。它负面作用比较小,是可控的。不要把加息当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采取直接的数量控制手段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