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尾因素推动中国CPI破3%,短期无加息之虞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如同此前预期一般,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1日)公布了强劲的CPI数据。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增长3.1%,创19个月新高,并为今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  数据公布
如同此前预期一般,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1日)公布了强劲的CPI数据。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增长3.1%,创19个月新高,并为今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 数据公布之后,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中国5月CPI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因翘尾因素影响,中国物价高点可能出现在6、7月份,但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有缓解趋势。并称中国经济不存在滞涨风险。
该发言人还指出,欧元区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通胀压力。
有分析师表示,虽然5月数据过于强劲,但是PPI和CPI数据都是典型的滞后指标,受翘尾因素影响较大,CPI往往在年中比较高,而到了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CPI会逐渐回落。
尽管5月CPI增速超过3%的警戒线,令市场都燃起了对加息时间提前的预期。但是,考虑到加息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下半年货币政策不应该再继续收紧,在经济走势没有比较明朗的情况下,央行需谨慎使用加息工具。
此外,有分析师指出,基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央行年内或不会加息,而人民币升值的时间或从原来预测的第二季延后至第三季度。若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人民币今年甚至不会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