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施压人民币汇率是为了推卸责任
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激增48.5%的超预计数据,再次点燃了美国的愤怒情绪。就在之前美国财政部不动声色地同中国开展外交工作的时候,美国国会议员们已经失去了耐心。9日,资深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在华盛顿表示,如果北京方面不让人民币升值,就将坚决推进立法,以惩罚中国。
就在舒默发表这一言论的同时,中国5月份贸易数据公布。
据中国海关统计,5月份中国出口1317.6亿美元,单月出口规模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增速达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32%;进口1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比上月放缓1.4个百分点。贸易收支从4月份顺差16.8亿美元急剧增加到195.33亿美元。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5月份相比,出口增加9.2%,进口增加11.4%,月度贸易顺差也恢复到危机前2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这样的数据不但大大超出了中国国内专家的预期,而且给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以充分的“口实”。
继舒默9日威胁要在两周内就人民币汇率问题采取行动后,10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发表讲话指责人民币汇率政策,称中国拒绝调整汇率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障碍”。
据法国广播电台6月10日报道,在10日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盖特纳谈到美中经济关系时表示,中国拒绝货币升值“阻碍”了世界经济恢复平衡。
在上月底进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还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保持缄默的盖特纳,为什么一反常态,放此狠话呢?根据美国商务部10日出炉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的对华贸易逆差有所扩大。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称,美国在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逆差由3月份的400.5亿美元上升至4月份的402.9亿美元,增加了0.6%。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额下降了8.13亿美元,油价的上涨反而导致美国的进口增加了16.1亿美元。
而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由3月份的169亿美元上升至4月份的191.3亿美元,这使得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担忧这种作为最近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的国际贸易失衡会进一步有所发展。
美国媒体分析,“美国政府将选择进一步向中国施加压力以求缩小贸易逆差改变现状”。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贸易逆差导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66个百分点。
6月10日,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高级议员马克斯·鲍卡斯甚至向奥巴马政府提议,美国应该与欧盟、印度、韩国等贸易伙伴合作,一起向中国施压,促使中国对经济及汇率政策进行改革。他认为,人民币汇率的错误定位,以及中国的一些产业政策已经损害了全球经济造,而不仅仅是美国经济。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此间指出,其实美国很清楚人民币汇率问题并非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美国国会再三拿人民币汇率说事,并把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责任推给中国,无非就是为了淡化自身的不利因素,把视线转移到中国。
何世红认为,美国应该自我检讨一下以美元为主导、无任何约束的货币制度的弊端。不要总是把危机归罪于华尔街的贪婪和贸易失衡。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6月10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非常担心美国打击中国的持续论调——特别是美国今年即将进行中期选举。害怕前所未有的国内储蓄不足导致的巨额多边贸易赤字,会促使美国犯下大错——通过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寻求以双边“疗法”来促进就业。
罗奇认为,用双边汇率方式来解决全球多边经济问题是一种错误的定位。
据IMF测算数据显示,即便人民币和其他主要亚洲货币升值20%,最多也只能帮助美国出口实现相当于GDP1%的增长。
此间还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波动,欧元等欧系货币大跌,美元指数节节攀高。人民币由于挂钩美元,其实际有效汇率也已经较大幅度地升值。
何世红认为,美国如果重新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不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在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货币维持币值稳定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