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志谦: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各位理事代表各位与会嘉宾,现在我做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事会员结构;第二部分是2009年度工作回顾;第三部分是今年工作的进度与思路。第一部分,理事会员的结构。目前

各位理事代表各位与会嘉宾,现在我做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事会员结构;第二部分是2009年度工作回顾;第三部分是今年工作的进度与思路。

第一部分,理事会员的结构。目前申请并被确认为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理事共有80家,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机构,另一部分是涉外企业,80家理事单位比例为3:2:3,也就是说银行3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20家,涉外企业30家,外面的目标是100家,这100家主要突出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行业要具有代表性,第二个特点是规模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一些更多小企业成为我们的理事。第三个特点是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三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现在理事会有待研究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境外的机构反复要求作为我们的理事会员,这个事情意味着我们今后服务对象延伸到境外,我们中国外汇刊物还没有英文版,我们的中国外汇网目前也是中文形式,所以这扇门打不打开,什么时候打开需要经过论证。只有在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我们才会为境外机构留出发展空间,这是第一部分,理事会员的结构。

第二部分,09年工作回顾。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规范理事工作机制,提高理事服务质量,拓展理事交流渠道。从规范理事工作机制我们主要解决的是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内设的机构是多元的,而我们对外服务是一致的。杂志社两个编辑部、两个培训部、事业发展部、市场部等若干部门。杂志社如何形成有效一致的对外服务,是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去年这些工作我们做了一些,主要统一了配置内部资源,协调一致提高对外服务,把它机制化、固定化,第二个提高理事服务质量,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栏目合作,汇丰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形成比较固定栏目合作,我们刊物上分别为这些银行开辟专栏,还对一些实体经济一些企业进行了专访,采访了一些对我们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做了一些报道。

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方面是政策咨询,我们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使我们理事单位对政策背景和政策出台价值取向有一个了解。

第二,主要解决政策边界问题,政策出台以后,政策的尺度在什么地方,在哪些领域,在哪些环节有弹性空间,在政策咨询中解决政策背景和边界问题。

提高服务质量的第三点主要解决个案的难题,为有一些企业遇到的外汇管理和与外汇相关在经营中的难题进行个案解决,这里主要做一个协调关系,解决我们这些企业理事单位跟当地外汇局的信息对称问题。其次是解决一些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中遇到的麻烦,时间是刚性的,如何在有效时间内解决企业的实际需要,杂志社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涉及外债方面,企业在时间上没有弹性,我们对此也做了一些提高时效方面的政策咨询。

在拓展理事交流渠道方面,我们主要是从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论坛,去年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曾经成功的举办了一些论坛,比如与英国FXWEEK的年会、中小银行的论坛、黄金领域论坛,杂志社给理事单位提供交流对话的机会。第二方面是培训,去年为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提供了内部的员工培训。

 回顾2009年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发现到,主要问题第一个是活动的形式单一,第二个是公关的力度不够。活动形式单一是比如一些企业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尽管期间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没有最终解决。比如正大集团的问题涉及到商务部流转公文的一致问题,这些事情我们的协调工作没有最终为企业解决。活动形式单一,我们理事工作探讨怎么在更多区域,用更多形式举办一些活动,和外汇局,包括分支局对接,包括做一些地方的活动。

出现这两个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投入力量不够,因为杂志社为总局工作提供一些便利,我们总局一些工作人员时间不充裕,我们会从理事会安排一些人员去充实局里的工作。第二个原因我们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做理事的工作有一些从局里处理的,因为外汇管理政策覆盖面宽,我们更多的是传令兵,联络员,在第一时间对理事提问题能够把握属于什么性质,我们做起协调更有针对性。2009年工作回顾是这三个方面。最后是今年工作进度和思路,讲三句话。 第一句,准确定位共同发展;  第二句,整合资源,良性互动; 第三句,做实基础,调整结构。

第一句主要是讲理事会与杂志社发展息息相关,杂志社是总局事业单位,是全局外汇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唯一对外现象窗口不同于经济类媒体,区别金融领域非管理的媒体,特别是外汇储备结构和存量,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等敏感问题,说与不说,怎么说,什么时候说,由谁出面说,对谁说都有严格要求,取舍分寸把握对我国涉外经济运行和稳定外汇市场波动和国际收支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的定位两句话,一个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即非盈利性;二是不以营销自己为目的,即非商业化。判断杂志社工作标准就是与国务院经济决策,央行宏观调控部署和外汇局政策措施是否保持一致。刚刚上个月结束的杂志社2010年年度工作会议强调,杂志社是外汇局与市场之间紧密联系的中国媒介,通过这个窗口将外汇管理声音广泛传播,让经济主体有效解读和理解外汇政策出台背景,提高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公益性的媒介在管理者和监管对象之间,建立一坐桥梁,就社会各界的意愿、需求,政策措施出台后,各个行业的反馈起到双向沟通和信息对称的作用。

 在杂志社发展问题上,我们坚持的是突出主业,优化结构,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得原则。建立的是刊物和培训两个轮子并行的发展框架,形成中国外汇的管理、理财、教育、三架马车拉动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提供两个渠道、两个平台和三个领域。两个渠道是平面和网络媒体,平面媒体是指上半月刊,网络媒体是指中国外汇网,两个平台一个是理事会,一个是举办的各种国际国内的论坛,三个领域是中国外汇管理、中国外汇理财、中国外汇教育,通过这些紧紧围绕总局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利用特殊的媒体角色和资源优势,横向上延伸与总局各业务司结合,纵向延伸与各省市自治区的分支局业务衔接,实现媒体宣传的社会效益,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赋予理事单位的机制和方法,实现理事单位和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的良好沟通。

今年思路第一点,就是准确定位共同发展。第二点是整合资源,良性互动,主要做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政策方面一个在操作方面,在政策层面是要加快与理事单位和各业务司的交流的频率,在操作方面要建立重点区域外汇管理的分支局的协调机制,尤其是京津沪,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需求的协调机制。 第三点是做实基础调整结构,第一件事情充实人员力量,由过去理事部扩展到整个事业发展部,由少数人做这个工作,扩展到一个团队做。下一步要探索理事的一些秘书机构,工作机构由外汇监管一线人员参与进来,这样便于整个工作有效开展。

刚才讲三个方面,在魏本华理事长领导下,在理事单位和工作班子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今年的理事工作做的更好,争取给大家提供更好的高质量服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