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中防范和化解风险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探讨建立良好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大家知道,投融资的便利化是伴随贸易自由化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探讨建立良好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大家知道,投融资的便利化是伴随贸易自由化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通过降低要素流动壁垒,优化资源国际配置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吸收外资、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凭借低成本竞争优势,依托加工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逐步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截至2009年末,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出口位居世界第一,进口位居世界第二,利用外资规模多年稳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近十年以41%的增速迅猛发展。通过贸易及投资便利化政策的实施,中国成功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吸引并聚集了大量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跨境外汇收支也随之急剧扩大,2009年,国际收支交易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较1982年增长72倍,较2000年增长4.4倍,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既促进了自身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也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的经验表明,开放政策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只有坚持贸易及投资便利化政策取向,不断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才能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获取全球化利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虽然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各国分工合作、增进全球消费者福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带给主权国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增大了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如全球贸易发展的失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2000年到危机爆发的2008年,先进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从3354亿美元左右扩大至9008亿美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则从1288亿美元左右增至6639亿美元;再如全球资本流动的失衡。美国自1986年从资本净流出地转变为资本净流入地以来,对外净债务从21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8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5%,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则迅速崛起为国际资本净输出地,中国对外净债权从2004年的2764上升至2009年的1.8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6%。贸易与资本流动失衡的背后反映了全球投资与储蓄的失衡。在此基础上全球治理结构的缺失又进一步导致失衡状况恶化,最终触发触发并导致为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对失衡的刚性调整对各国经济运行都造成巨大冲击。

有鉴于此,在经济开放进程中,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全球化的风险与收益,既要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导向分享全球化收益,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防范全球化风险,以均衡协调发展缓解经济运行的外部冲击。早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就首次提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国际收支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不能过大。近期又反复强调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强调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监管,妥善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和幅度,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2010年至今,我国经济运行虽然好于去年,平稳运行的基础尚不巩固;同时资本流入压力加大;通胀预期进一步上升;资产泡沫扩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三者的关系,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统筹兼顾服务和监管工作,既坚持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取向,以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又要注意防范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流动风险,减轻投机资本过度流入给市场带来不确定的冲击,扭曲甚至逆转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

近年来,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局出台了一系列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包括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出台QDII和QFII制度、允许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制定“走出去”外汇支持政策、便利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资本双向流动格局的形成。今年年初的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又提出外汇局下一步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方向:加大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力度,切实方便绝大多数合规经营企业贸易活动的便利化,实现贸易监管方式根本性转变;继续推动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管理政策改革,逐步实现管理方式向事后核查的转变;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和外汇年检手续,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推进我国资本账户的双向开放。

如果说贸易投资便利化是外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防控套利资本流入、确保金融安全稳定则是现阶段外汇管理的底线。面对当前资本净流入的形势,外汇管理部门要通过“五个转变”提升外汇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持对资本流入的监控力度,通过完善国际收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资本流动状况,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同时加强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协作,及时根据风险渠道和规模的变化调整管理的方向和力度。

随着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深入,跨境资本流动的渠道和形式日益复杂多样,外汇管理部门应立足宏观、把握形势,在开放经济的分析框架下关注和提示风险、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进程中防范和化解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