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战略资源的企业角色与机构风险投资合作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一直在做一些为企业和银行之间牵线搭桥,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服务性工作,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沟通一些信息。 首先沟通的内容第一个是当前我国对境外投资的一些基本情况现状,我现在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一直在做一些为企业和银行之间牵线搭桥,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服务性工作,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沟通一些信息。

 首先沟通的内容第一个是当前我国对境外投资的一些基本情况现状,我现在在国际收支司工作,对这方面情况更有机会了解,从几个基本数字跟大家报告一下,我国对外投资的状况是非常不平衡的,到2008年底外商直接投资到中国超过上万亿美金,可是中国到境外投资也仅仅是1000亿美金左右,2009年有很大的突破,全年对外投资资本项下投资达到433亿美元,433亿美元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建国这么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是第一次突破4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欣喜的突破。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遇到了很多资源缺乏的瓶颈,一些数字供大家参考。

比如说我们很多矿产资源和生活必须资源占全世界平均水平在一个非常低的数字,有的项目是非常低的,比如天然气占全球人均享有天然气水平的4.5%,铝矿产资源已勘测出来的占全球平均资源8%,石油占全球平均资源11%,森林占12%,铜占18%,水资源只是全球平均人能享受水资源的1/4,还有铁矿石大家很了解这几年铁矿石大战,占全球人均享有铁矿石水平42%,耕地占全球人群享有耕地2/5,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多年来提倡的到境外去开发资源,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

去年433亿美元对外投资中有320亿美元用于开发资源的,今年第一季度有更大进展,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8%,116亿美元,其中有65亿美元用于境外的资源开发的,是一个非常欣喜的现状。

我跟大家报告第二点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们企业在境外投资出现可喜特点同时,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可喜特点有一种夸张的说法中国在购买全球,目前我们在境外投资已经涉及到五大洲各种门类,从过去简单资源性投资和实业投资扩展到品牌购买,技术购买,网络购买,销售渠道购买等等,形式多样,规模有很大突破。现在种类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和细化有大量数字,仅仅是在英国的东南部地区,我们中国就有70个企业在那个地方落户。中国企业出去刚讲第一个特点是规模突破;第二特点是门类增多;第三个特点就是突出了矿产资源开发,有很多很成功案例,比如在澳大利亚花32亿美元购买了FLICS(音)一个优质煤矿,中国海洋石油购买阿根廷石油天然气50%股权的协议正在执行中,有很到报道。

我和大家沟通,我们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不管国营的民营的,在国外拿项目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拿到不少很好的项目,但是资金非常缺乏,他们光靠企业自己单打独斗不能够使境外的投资形成真正的实力。比如江苏越达我去年提到过,因为我和他们老总一起出国考察,他们在非洲上了200台拖拉机,被日本2千台拖拉机一下子挤出来,日本的2千台拖拉机是企业背后有银行支持。还有一些石油的,我手上有很多例子,浙江那些民营企业到国外拿到石油项目,他们自己掰不开,但是国内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很难和他们结合,非常困难,所以好多项目拿到了都没有资金的支持。包括我们参与咨询服务的有金矿的审批下来的,质地非常好,华北勘探局和广西勘探局分别去勘探,中非基金也要参与,但是没有主要干金矿挖掘的企业参与。我和银行同志有时候也聊,包括中行的张副行长,说我们境外授权点比较少,授权非常低,很难大规模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他们也觉得是问题,但是现在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比较力度大的是国家开发银行还有中非基金,但是中非基金说是50亿美元规模,到现在才用10个亿美元左右,进度也不是很大。境外投资有很大风险,也有一些失败案例。通过今天这样的论坛,我想有两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方面是我们在座来的一些企业,我们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当中既要考虑企业自己的发展,突破在当地发展的瓶颈走出去,选择自己发展新的天地,同时企业自己走出去的时候拿到项目不要自己拿手里,有的自己想吃个大胖子,舍不得和风险投资合作,企业自己拿到项目干不下来一定要主动的让权、让股份、让利,让风险投资看到有利可图,同时也要完善自己的团队和自己的管理机制和内控机制才能够真正吸引风险投资参与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建议银行和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今后发展当中进一步的创新,创新对海外投资的这种支持,特别是对资源性开的支持。因为企业靠企业自己的单打独斗很难承担,我和江西铜矿的李总谈过,他说我一年挣17亿到25亿人民币,但是发改委协调我们到非洲一个国家去参与铜矿的开发,让他承担9亿美元,他说我在任4年,凭什么把企业5万职工挣的钱弄非洲去,如果说国家战略上有一个战略性的基金,我们参加一下,企业表示支持国家战略参加一点就可以,但是全靠企业自己有很大困难。

我的建议金融机构是否在考虑自己创新的时候,在这些方面设立走出去的专项发展基金,银行以实实在在措施加大对海外资源类项目贷款和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作为国家来说,设立海外投资开发基金和损失准备金制度以及设立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基金等等,加大金融对海外投资特别是资源开发力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