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兴: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的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9日发表谈话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对此,显而易见,这次央行对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窗口的选择,其中除了有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因素外,或许更重要的是可以回击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击性言论,同时也可以在即将召开的G20会议上取得外交上主动。而对市场人士来说,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则或许有着多重的市场政策信号含意。
首先的货币政策信号是,众所周知,我国自在2005年7月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现了上升的态势。只是后来因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出现,使我国在不得不的情况下选择了人民币汇率重新盯住美元货币政策。而且现在的事实也说明,这也是一种利大于弊的货币政策选择。而相比之下,由于国内外金融形势变化与经济复苏,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出现与美元相对走强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盯住美元,显然不仅容易给国际市场别有用心言论带来攻击人民币汇率的口实,而且也不符合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要求。所以或许不难预期的是,放弃盯住美元,实行双向浮动、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或许就是这次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信号。
而以国内市场角度看,应该不得不承认,虽然在当前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结果可能会由于人民汇率的变化而对出口企业、尤其是对美出口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然同时也应该看到,有关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如果能够在推进人民币汇改进程中,准确把握改革的时机、力度与节奏,并使人民币汇率按市场供求关系呈现双向浮动弹性,那人民币汇率应该就能找到与美元及欧元的合理市场位置,结果不仅应该不会对出口产生过大影响,并且或许还能因此对出口与国内经济转型形成一定的积极性作用。所以就此意义层面上来说,这次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其中除了货币信号外,背后可能还意味着会有其它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出台。因而,准确理解与把握这次央行汇改政策的信号,显然也是市场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