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走高,央行加息还没动静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5月份CPI同比增长3.1%,这是从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CPI连续五个月超过2.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居民存款面临缩水。目前,多数机构预计央行加息将延后,CPI上涨
5月份CPI同比增长3.1%,这是从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CPI连续五个月超过2.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居民存款面临缩水。目前,多数机构预计央行加息将延后,CPI上涨压力仍存。与此同时,监管层再次强调75%的存贷比必须严格遵守,因此各银行的揽储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万元存款购买力下降85元
从今年1月开始,央行加息的消息就此起彼伏,几乎所有的专家都预言当CPI超过3%时,央行的加息就将如期而至。然而,当5月的CPI达到3.1%时,多数机构认为5月份CPI虽然同比上升,但是环比下降,显示近期通胀压力减小。随着翘尾因素在未来几个月见顶回落,下半年通胀同比可能先升后降,环比预计会保持平稳,因为经济增速正在逐步放缓,加息预期被推后。
目前,央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2.25%,以5月份CPI计算,1万元存一年,购买力就下降了85元。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未来一年内,CPI有可能再次上涨,这就难怪百姓对存钱兴趣不大了。
百姓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这让商业银行伤透了脑筋。因为按照监管层的要求,今年75%的存贷比要严防死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没有存款作为保障,就没有了发放贷款的资本,银行盈利难以保障,因此揽储成为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短期理财产品欲打破僵局
隐性贬值自然不能吸引普通百姓将钱存入银行,于是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产品,一争高下。考虑到未来通胀的预期,目前各银行短期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热销,不少银行甚至出现了理财产品推出当日就被一抢而空的热销场面。
与短期理财产品热销情况相反,银行一年期理财产品打出了4.2%的收益广告,但销量并不理想。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存款处于负利率状态,尽管理财产品的收益要比定期存款高,但由于未来经济形势不确定,百姓对长期理财产品仍不确定,生怕现在的正利率在一年内又变成了负利率。
银行业专家认为,长期理财产品不受欢迎,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从商业银行而言,上半年的放贷速度明显减缓,下半年的放贷一定会有所加快,但放贷必须有存款作为保证。依照今年的经济形势,75%的存贷比被放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银行吸储的压力确实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