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改革影响几何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提要 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进一步推

        提要 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是否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进入增值通道?政府加息这种退市做法又会有什么变化?笔者认为,海内外市场都会有这样的预期形成,但从央行所释放的态度来看,我们会利用一揽子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没有完成的条件,主动去根据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水平,但目前因为海内外形势所需,我们似乎已经做好了人民币升值的准备。加息显然不会推进,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政府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继续推行下去。相反,我们应该加快结束这样的做法,反而会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至于人民币汇改对股市有何影响,笔者认为,海内外股市都会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带来了想象空间:在中国,和消费题材与金融行业相关的股票会被追捧,如果我们的实体经济还没有显现出受汇率影响的变化的话,那么,股市市值整体上移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老百姓的财富效应将从房地产市场走向股票市场;在欧美,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格局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预期欧美经济会有“中国效应”的拉动而出现很大的转机预期,欧美股市也会不断上扬。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向中国和亚洲的流动,会缓解美元泡沫和欧元贬值的压力。短期内,甚至会推动美国金融业对企业和个人信贷活动的恢复,我自己十分期待这种效果如果能够促进美国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活动的恢复,那么,这个积极意义可能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对中国企业出口能力的恢复也产生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甚至能够冲销汇率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改对老百姓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进口品”消费增加,旅游活动、海外购物短时间会变得活跃,但是指望中国消费能力因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发生质变,可能是过于乐观了,或者说不了解今天影响中国内需的结构性摩擦因素,它是不可能靠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加以解决的。

  人民币汇改,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境遇。出口企业可能会受到汇率和欧美经济萧条的双重打压而受阻,面向国内企业的利润会变得扑朔迷离,一部分企业被欧美企业的出口所挤压,一部分企业从人民币升值中所带来的进一步商务机会扩大的利好环境,效益不断提高,比如,金融业和垄断与市场不开放行业。而且,这类企业的业绩好坏还取决于政府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力度。我个人认为后者不改变,将来一定弊多利少。

  人民币汇改对宏观调控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结构调整很慢,而且很不到位,那么,资产泡沫的压力将会十分明显,中国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就会日趋严重,中国政府退市的负作用就会十分巨大。所以,为了冲销这种负面影响,更需要中国政府随机应变的能力,实施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弄不好,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更进一步恶化了将来结构性的扭曲问题。

  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上,如果在这方面没有产生积极的意义,那么,欧美夸大中国汇改积极意义的效果就会昙花一现,而会把矛头错误地指向中国市场的开放问题和制度不透明问题上,始终不想承认中国消费能力的问题和结构性摩擦的问题。到那时,今天高调肯定的态度会转变成更多不切合实际的指责声。

  短时期中国产品的替代效应会对欧美国家有利,如果它能和欧美国家金融体系的借贷能力的恢复和股市价格功能的恢复联系起来,那么,欧美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推动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果而全部指望中国经济的拉动因素,那是过于乐观了,也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对欧美的贡献来自于政府量化宽松的宏观政策组合,而不是来自于民间企业和消费活力的自发推动,所以,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丝毫不能改变这种结构,而只是暂时的“货币错觉”所带来的短期消费增长效果。

  既然人民币汇率的积极意义对海内外都是有限的,那么,今后世界经济摆脱危机造成的影响和防范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人民币汇率改革在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问题要靠新的增长点和坚定不移的“纠错型”的制度改革与市场健康化培育来扶持;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是锦上添花,但如果结构调整没有多大变化,那么,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有可能出现“火上加油”的负面效果。

  老百姓理财上要注意控制资产泡沫这类金融风险和产业空洞化的经济风险,即短期内股市投资的盈利面可能加大,中长期要注意中国企业的业绩表现和资产泡沫风险的积累程度,从而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和“离场”的时机。但不抓住人民币短期的“题材效应”,有可能因为财富实力的不足而减弱将来自己对冲未来风险的能力。另外利用现在手里的货币强势特点,可以去关注一下海外投资的动向和机会,但不要盲目行动。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