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波动”中的人民币不会大幅升值
6月21日是中国人民银行重申汇改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75,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在升值预期的推动下,22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改21日波澜不惊的局面,对美元中间价升破6.80关口,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短期人民币有升值倾向。然而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102,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回落122个基点。
此间路透社文章称,中国重启汇改后的“过山车”行情暂时告一段落。人民币兑美元周三略显平淡的中间价和即期汇价,似乎也正体现了央行的政策初衷: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仍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为此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此次继续推进汇改,进一步出现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大,短期汇改的效果将更多体现在汇率的波动方面。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在公布汇改消息时,中国央行就明确表示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因此不能将人民币汇改简单地理解为升值。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有明显增强,但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近三日的汇率变化来看,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动”的基调已经显现。目前,人民币虽仍旧受关注,但市场显然已进入平静期,投资者渐趋回归理性,近两日惟中国汇市马首是瞻的国际市场也开始偃旗息鼓。
何世红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仍面临诸多难解之题,经济增长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央行增强汇率弹性,保持汇率稳定的意图很明显。当前中国正试图通过汇率改革逐步调整经济结构,22日财政部宣布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就彰显出中国政府改变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下滑,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此前也公开表示,相对于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中国应做好下半年增速下降2-3个百分点的政策准备。
另外,从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的表现来看,美元指数的进一步反弹走强,也将限制人民币汇率的走高。此间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二次汇改短期内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抛售美元,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人民币汇率波幅的增强可能将进一步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此间有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推进汇改之初,人民币对单一货币出现显著波动的可能性不大。若欧元进一步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或者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升值,那么人民币有可能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币值,对美元出现一定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