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起航 也是柄双刃剑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江苏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仪式"22日在省中行举行,当日,省中行即为南京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总额为100万元的省内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标志着江苏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江苏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仪式"22日在省中行举行,当日,省中行即为南京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总额为100万元的省内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标志着江苏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扬帆起航。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时隔一年多,6月22日,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包括江苏在内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外管局相关负责同志昨天对记者表示,这在帮助外贸企业控制汇率风险的同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但是,该项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瓶颈制约因素也浮出水面。


  "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简化跨境贸易手续,规避汇率风险,锁定交易成本,能有效提高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孙义民表示。南钢是江苏省重点大型钢铁企业,2008年、2009年的海关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3.7亿美元和11.4亿美元,是进出口大户。按照此前的贸易结算机制,因为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与境外企业过去只采用外币币种结算,这就意味着,在汇率频繁波动的金融市场上,企业必须承担汇率双向风险。尤其在汇市极为动荡时期,企业深受其害,微薄的利润甚至一夜之间就被汇率的波动蚕食光。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出,企业与贸易对家可以共同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无论其它币种怎么波动,它为这批货物支付的成本用人民币锁定。


  江苏进出口总额始终位列全国前列。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聂振平表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将试点范围扩至包括江苏在内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和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需求,对于促进江苏对外贸易增长、增强地区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具有积极意义,江苏发达的外向型经济也有利于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陶为群介绍,省内人民币跨境收付管理信息系统也已上线开通,能有效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配套服务。但该项业务的开展有两个基础的约束条件,一是双方都要有人民币,二是双方都愿意用人民币支付。中方企业进口如果用人民币支付,只要对方愿意,那还可行;但是外方从中国市场进口,人民币在海外又没有离岸市场,对方手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民币,那也做不起来。据介绍,目前在做的零星业务,主要还是那些母公司在境内、在海外(尤其是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投资的中资企业;或是母公司在境外,但在境内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企业,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让他们先"试水"。一项业务大张旗鼓地推出来,总要有交易量。这仅仅是纯商业行为,在中国数以万亿计的进出口总量中,目前还是九牛一毛,更不能拔高说人民币从此就国际化了。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广州银行董事会秘书胡优华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广东试点一年的情况看,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支付业务呈大幅上升态势,说明境外进出口商对人民币需求比较大,这跟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中长期走势有很大关系。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使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业务量会逐步有起色。


  江苏省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管制没有放开,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扩大,在帮助境内进出口企业控制汇率风险的同时,企业风险可能会变相转移到最终的外汇持有者手中,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同时,该项业务的开展也是一柄双刃剑,借贸易通道,人民币大规模流入流出成为可能,境内外热钱如果以虚假贸易形式,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可能会帮助它们开辟合法的热钱通道,对监管的有效性也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