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未来两三年人民币累计升值20%可以接受
和讯消息 2010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于6月25、26日在上海浦东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危机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参加论坛高盛集团大中华区原主席胡祖六26日接受 和讯网独家专访时表示 ,未来两三年人民币累计升值20%可以接受。 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两年多的时间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相对于美元差不多20%左右,他认为那是中国经济最强劲的一段时间,出口也是最强劲的一段时间,所以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未来两三年,如果累计升值20%,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关键是基本面。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胡祖六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有三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自然而然的,而且有意义,如果你是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货币国际化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是第一点,跟整个经济的发展、实力、基本面密不可分。第二国际化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一定是可兑换的货币,我在人类的金融史、货币史上找不到货币是国际化的,但是不可兑换的或者说有资本帐户管制的。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也包含这样一个内涵,就是说我们真正想国际化,首先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其次资本帐户一定要开放。第三、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货币在发达国家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但是它不被称为国际货币,像日本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或者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的过程中,并不见得是第二位,是次于欧元、英镑,甚至是瑞士法郎的,所以说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也不一定就会成为国际货币。所以这三点我想补充一个观察,就是有助于我们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胡祖六表示,市场或媒体关心的是升值,但他更关心的是汇率制度。在今天全球的经济格局下,中国作为快速成长的大国,汇率应该是固定的汇率还是应该比较有弹性的汇率。他认为,中国更适合采取比较有弹性的汇率,当然不是说像美元、欧元、日元一样自由的浮动,而是有管理的浮动,这是必须适合中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也是未来发展权益的选择。所以现在央行已经正式宣布脱离美元,不是挂钩的固定汇率,以后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在有弹性的汇率体系下,汇率的升值或者贬值是受基本面市场供需的影响。如果按照宏观经济基本面来说,在今天这个时点G20正在多伦多开会,G20的领袖对全球经济的未来都非常关注。毫无疑问在这个事情上,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强劲的经济体,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势头非常好,包括财政、国际收支、金融体系都比较稳定,相对于欧洲来说、希腊来说,相对于很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相当于很多贸易伙伴,应该说是比较强的、比较好的。从这一点来说汇率是有可能升值的,但是不意味着升值就很大的规模、很快的速度,我们不是自由的汇率是有管理的汇率。所以说如果汇率波动太厉害,或者在短时间内升值过多,显然对我们的经济也是负面的影响。这一点我完全有信心毫不怀疑我们的央行和有关当局会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汇率大幅度的波动,也有能力避免汇率在短时过度的大幅度升值。但是我觉得在中长期,按照市场基本面汇率适度的、温和的升值,也不用太大惊小怪,也不用太多的担心,比如说对我们的出口竞争力等等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小的。基本上在中长期如果能够按照基本面的需要,汇率有必要温和的适度的升值,这一点对中国也是有利的。
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两年多的时间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相对于美元差不多20%左右,他认为那是中国经济最强劲的一段时间,出口也是最强劲的一段时间,所以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未来两三年,如果累计升值20%,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关键是基本面。
至于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他表示,股市主要还是受宏观经济的走势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预期还有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人民币汇率这个概念太模糊了,因为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汇率的影响不是那么重要,航空业可能要进口原油会受一些影响,大部分企业盈利的表现就是国内经济的景气和需求,还有投资的信心,还有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也有关系,跟汇率的关系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