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适度升值利大于弊
人民币汇率自汇改后持续上扬,昨日更一举突破6.78元关口,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认为,内地物价水平低于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若要控制本土的通胀幅度,一个方法就是透过容许汇率升值来纾缓压力。人民币在新的汇率机制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升值,不仅有助纾缓通胀压力,而且有助加快内地扩内需调结构的步伐,促使出口企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本港应藉?人民币汇改的契机,积极争取扩大人民币业务,利用本港成熟的金融基建,在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加快本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速度,保持本港在金融方面的竞争优势。
人民币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升值幅度过大过急,将会严重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现时环球经济仍然阴霾密布之下,难免对内地出口造成冲击。不过,只要升值幅度温和合理,却是利大于弊。现时内地的物价水平明显低于国际市场,随?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未来输入型通胀势将愈来愈严重。汇率是应对通胀的主要工具之一,人民币升值有助保持市民的购买力,不致被通胀所蚕食。同时,人民币升值将为内需市场注入强大动力,企业亦不能再依靠汇率优势而固守低技术低增值的产业,升级转型已是企业不能避免的趋势,长远将令到内地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不过,本港的日常用品主要从内地输入,人民币升值将无可避免加重本港的输入型通胀,当局应及早筹谋,纾缓市民的压力。
内地对于进一步开放本港的人民币业务一直有所顾虑,主要是担心本港金融市场柄际化,资金来去自由,如果开放过急可能会让外国资金利用本港进入内地,影响内地的金融秩序。不过,现时本港的离岸市场辨模很小,根本难以冲击内地市场。而且本港金融基建成熟,一直重视金融的风险管理,安全性不用置疑。本港经营更多的人民币业务,不仅可以增加人民币的流通程度,亦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积累营运经验,符合国家的利益。
本港有潜质成为人民币的主要离岸中心,但最大的问题是人民币业务量不足,存款仅八百亿元,占内地人民币总存款量六十六万亿元仅百分之零点一,制约了本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因此,当局应积极推进与珠三角的金融合作,吸引更多人民币转移到本港;同时,当局应积极与中央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包多人民币业务落户本港,并放宽每天兑换人民币金额等限制,扩大人民币在港的流通量,既有利人民币的国际化,亦有利本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