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人民币汇改转入战略调整期
开栏话:坐镇一方,看潮起潮落;中国力量已鼎立于东方,影响整个世界;关心和关注中国经济的人,有大陆本土人士、海外全球华人、热心的国际精英,但是,视角各有不同;身处大陆区域外的人士,对于大陆事态发展,形势判断如何?这方潮起潮落,是怎样的波诡云谲?他们有何判定和指引?且看,域外观潮!每天以此为标头,奉献诸位新鲜观点,参为镜鉴!以下为香港《文汇报》今日焦点评论:
中国启动人民币二次汇改时机把握及时,表达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心和诚意,受到西方利益集团的好评。中国同时强调人民币汇改继续遵循“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基本原则,人民币大幅、持续和快速升值,不符合中国经济现状及全球的经济利益,必须因应国家经济转型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主动地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战略调整。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也是西方国家围堵和针对中国,并借机发酵政治问题的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强劲,对外贸易持续上升。2005年7月21日,中国实施了与美元脱钩,及与一揽子货币挂钩的首次人民币汇改。为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发展,也进行了积极务实的努力,5年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达21%。但西方发达国家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仍心存芥蒂,不断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频频给中国施加巨大的国际压力。
就在多伦多G20国峰会前夕,美国政府再次施压,多管道发声策动西方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意图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而加以制裁。6月19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标志着再次启动自2005年7月以来的第二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此举即时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广泛、一致的好评和欢迎。6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快速升穿6.79元关,报收6.7896兑1美元,再创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由于欧元危机阴霾未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的复苏也根基未稳,未来仍充满变数和挑战。因此,人民币再次升值受到西方利益集团的称道,也受到中国内地有关机构和学者的质疑。但近期的种种策略迹象已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难以绕开西方大国集团所预设的贸易保护壁垒和外交政治雷区,必须因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主动地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战略调整。分析解读如下:
启动汇改分化压力
首先,中国近日一改以往强硬回击的姿态,以柔韧灵活的身段率先出牌,主动迎接西方的压力挑战,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启动汇改”表达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心和诚意。并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仍继续遵循“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基本原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大幅、持续和快速升值,这也不符合中国经济现状,及美方和全球的经济利益。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也坦言:“这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一步,并不期待人民币一夜之间升值20%,否则会危害到中美和世界的经济复苏”。可见,主动出击,分化压力,是中国汇改思维的战略性转变。
第二,中国启动二次汇改时机把握及时,就是在上月底多伦多G20国首脑峰会召开的前夕,西方国家想借人民币汇率问题进一步政治化,将“迫使人民币升值”作为该轮峰会的一个焦点。中国的及时出招,既为G20国峰会送上一份诚意厚礼,也堵住了西方国家围攻中国的口实,同时成功将G20国峰会的焦点,转移回归到“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欧债危机的化解,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新秩序的建立,及全球产业和经济均衡发展”等首要和急待解决的国际问题。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务实、坦诚与大国责任。
有利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第三,中国央行宣布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后,紧随其后财政部亦宣布将取消钢铁类等多个出口品种的退税政策。两个策略的推出紧密衔接、相辅相成,均着力于外贸环节。此举必将快速增加中国外贸出口产品的换汇成本,给中国出口业带来冲击。但从国际视角而言,有助积极协商解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贸易保护壁垒,开展健康、公平的国际贸易竞争;从短期而言,也是对中国外贸出口行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压力测试。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困扰下,中国外贸出口仍能保持强劲的复苏,今年1-5月同比增长近5成,外汇储备也继续上升,这为出口行业进行压力测试提供了最佳时机,同时也有助于消化中国资产市场泡沫,缓解内地通胀升温的压力;从长远而言,取消出口退税的品种多为我国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深入和出口产品成本的上升,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导向型,逐步向内需导向型的转变。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第四,6月22日中国央行还宣布:将人民币跨境贸易决算试点(由去年7月启动的上海和广东等四个城市)扩大至全国20个省市,境外更扩大至全球范围,即境外试点由原来的港澳、东盟地区扩展至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不仅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加速期,同时也是对新一轮汇率改革政策的必要补充。通过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决算的地域范围,使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覆盖至全球所有国家,是推动人民币迅速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双边贸易中,货币互换与人民币的结算支付功能,短期内还可对冲因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而导致的外贸出口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的风险;长期看,也可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储备币地位,为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抗衡美元和欧元风险,迈出重要的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